工程名稱:蘇州綠地中心
工程地點:蘇州
工程狀態:建成
竣工年份:2014年以后
項目特色:寫字樓/酒店/公寓
建筑功能:體育場館
建筑高度:358 m
建筑面積:310000 m2
幕墻面積:1萬-3萬 m2
幕墻類型:單元式幕墻
支持體系:混凝土結構
面板固定體系:明框幕墻
施工方式:單元式幕墻施工
裝配方式:壓塊法
380米,最高冷彎雙曲面玻璃高層建筑幕墻;
芝加哥辦公室非常榮幸地向大家宣布,公司已經在位于中國吳江的綠地集團蘇州綠地中心項目的國際設計競賽中獲勝。358米的超高層塔樓將成為新的吳江湖畔開發地帶和整個城市內引人矚目的標志性建筑。SOM設計總監RossWimer先生表示:“本設計是我們芝加哥辦公室各個設計專業高度通力合作的結晶。猶如一部高性能的汽車,空氣動力學的數字化建模對于建筑造型的塑造是至關重要的。在設計伊始,結構工程師和機電工程師們就立即參與到設計中,為確定塔樓的各方面群策群力”。所設計的75層建筑,可以兼容多項功能,包括坐落在37000平方米場地內的辦公、服務式公寓、酒店和零售。本項目建筑在中國江蘇省沿太湖高高聳立,建筑所呈現的弧形、收分的造型將辦公、酒店和住宅功能有機地統一在一個單一的建筑體量中。塔樓設有一個30層高的可開啟窗,與酒店和住宅樓層相呼應,有助于提高開發項目的環保性能。塔樓的建筑造型,經優化后能夠汲取場地內和場地周邊的自然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性能。在設計中融入了高性能工程設計。SOM結構工程合伙人BillBaker先生表示:“在設計中同時兼顧到建筑的矚目特征和結構功能,從而充分表現出該獨具特色的塔樓所具有的建筑力度。”
項目塔樓的核心筒與外伸臂組合結構系統中采用了公認為成本較低的施工技術,其上部樓層獨特的分體式核心筒構造提高了建筑結構的效率。將建筑核心筒內的功能平均分配在大堂的兩側,然后通過結構鋼支撐使其相互連接,與一個標準的中心核心筒系統相比,合并的核心筒效率更高,且還能創造出一個具有活力的高大的大堂空間。中庭是建筑中關鍵的設計要素,其設計既考慮到如何盡可能為室內提供充足的日照,又考慮到如何便于大堂和公共空間的混合式通風,同時又能成為塔樓新風的供風源。建筑朝向的設計考慮到如何利用煙囪效應以及通過中庭東西立面的盛行風。
主要的高性能節能策略包括以下內容:高性能的立面,在較高的樓層利用較冷的室外空氣為中庭提供自然通風,利用日光響應控制收集自然光,采用高效裝置和使用人員控制優化照明能源,能量回收系統,需求控制通風,并設有一個場地能源中心,配有熱電聯供機房,以充分利用開發項目的總體用電指標。SOM的可持續發展和機電工程設計總監LukeLeung先生也表示:“綠地集團蘇州綠地中心項目在設計中利用中庭充當了建筑的“肺”來提供通風,并將納入一系列高效率的措施,目標是比美國傳統的高層建筑節省60%的能耗,同時減少60%的飲用水使用。”
綠地集團蘇州綠地中心是SOM芝加哥與綠地集團攜手合作的第六個項目。公司間的合作始于紫峰大廈,原名為中國南京綠地金融中心(2009年落成);由RossWimer先生為綠地集團設計的其它5個超高層項目分別為:位于中國鄭州的56層鄭州綠地廣場、位于中國南昌的59層江西南昌綠地中央廣場A地塊項目、位于中國南昌的56層南昌紫峰大廈、以及位于中國北京大望京的55層綠地大望京超高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