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份之前,商品還被廣泛地視為通脹的保值品,從而成為“美元疲軟”的最大受益者。但3月份之后,市場的注意力再次回到次貸危機影響上,由于信貸環境持續惡化,商品市場在3月出現大幅沖高回落。 鋁價大幅下跌主要原因 ———次貸危機再次顯現。 從去年7月份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為了避免因信貸緊縮和流動性不足而導致更多機構破產清算,美聯儲及主要經濟體央行紛紛向市場投放貨幣,同時也采取更多的例如降息、降低再貼現、擴大貸款對象率等貨幣政策,以化解市場的系統風險。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信貸市場,緩解了次級債危機的蔓延。 但今年3月,次貸危機再次顯現。先有,全球知名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凱雷集團旗下對沖基金Carlyle鄄Capital宣告破產,接著,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被賤賣給摩根大通。3月下旬,商業貸款機構CITGroup表示,受信貸危機影響,其正常的資金來源已經枯竭,公司不得不動用全部73億美元的應急信貸額度。與此同時,銀行也開始積極的追討欠債,提高貸款利率,迫使其客戶尤其是對沖基金開始拋售資產補足銀行追繳的保證金,從而加劇了商品期貨下跌勢頭。 ———庫存壓力持續增加。 據國際鋁協的統計,2008年2月底,全球生產商未鍛軋鋁庫存為157.7萬噸,較1月底的165萬噸下降了7.3萬噸,但與去年同期的157萬噸相比,則增加了7000噸。從近幾年的生產商庫存走勢來看,基本都呈現出1月份上升、2月份下降的趨勢,這主要因為在消費季節到來之前,消費商要開始備庫。雖然今年也延續了往年的趨勢,但與往年的不同在于,2月份的下降幅度在月度變化中是比較小的,表明全球范圍內的消費還未明顯啟動。 國內方面,春節過后上海期貨交易所鋁庫存連續第8周增加,截至4月3日已經達到177447噸,與2006年同期的水平基本相當。這表明,今年1月末到2月初,風雪災害造成的鋁廠減產的效果并未在庫存中得以體現。春節后國內庫存不減反增,說明國內消費尚未真正啟動,沉重的現貨壓力嚴重,抑制了國內多頭持倉的積極性。 未來影響鋁價的因素分析 ———資金流向。 在剛剛結束的一季度,盡管全球經濟憂慮仍在持續,但倫鋁還是出現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季度漲幅。4月和第二季度的開始,是否會有新的資金流入商品市場,仍需觀察,不過通常第二季度是基本金屬一年內表現最強勁的一個季度,價格和人氣都可能出現大幅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美國次貸問題的蔓延和惡化是資金撤離商品期貨市場的主要原因,但是美國經濟并沒有出現衰退,唱衰美國經濟缺少事實,也并非現實。美國對經濟的控制力顯示其可以避免衰退,同時它又借助悲觀性的炒作,在消化經濟問題和壓力,包括資產泡沫與風險。 這樣說是有依據的:一來美國房地產市場下降和次貸問題惡化是循序漸進的,并不像曾在日本或更多發展中國家發生的那樣急速惡化甚至難以控制,包括次貸壓力的擴散也是與美元貶值一樣,在階段性地暴露與延續,并非一瀉千里難以駕馭;二是美國金融市場價格波動,并非是企業發生了重大問題,而是因為次貸企業特別是金融機構的損失放大,引發恐慌,美國借此機會進行調整,將會積聚新的動力,并消化泡沫,“輕裝上陣”,有可能給商品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關稅調整預期。 近期,市場盛傳我國政府正在考慮,從今年6月起將鋁管、鋁板和鋁帶等產品的出口退稅由原來的11%~13%降至5%,鋁箔等附加值更高的產品會由原先的13%降至8%~11%。可以肯定的是,該政策一旦實施,將對國內鋁價產生實實在在的利空。 在此期間,滬鋁將如何演繹,可從之前的調整中獲得一些啟發。通過對2006年以來四次關稅調整的深入研究,我們發現目前的情況與2006年9月的調整有著明顯的相似。 2006年9月15日,我國將稅號7604、7606的鋁型材和鋁板的出口退稅由先前的13%調整為11%;稅號7605的鋁絲及鋁合金絲的出口退稅由13%調整為8%;稅號7603鋁粉的出口退稅全部取消。兩者的相似之處在于,國家有關部門還未明確出臺下調稅率的政策之前的數月內,市場對此已有了強烈的預期。當時,出口企業為了應對即將實施的出口退稅率調整政策,紛紛抓緊時間趕在政策正式實施之前集中出口,導致從2006年6月開始,我國的鋁制品出口大幅增加,國內鋁價在出口強勁和鋁代替銅消費的刺激下,于2006年9月初出現了一波反彈行情。而此次傳聞涉及的商品比上次多,下調的幅度也比上次大,因此企業的出口力度也將可能比上次有所加強,進而拉動原鋁的需求,對鋁價構成支撐。 后市展望 從技術上來看,滬鋁在19000~20000元/噸區間內振蕩運行的可能性較大。但是,目前國內鋁市存在的政策不確定性,也使得后市有些難料。通過上述分析,預計受出口退稅率下調的預期影響,企業會大幅加快鋁制品的出口力度,這就有可能在政策出臺之前出現一波上漲行情,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我國鋁制品的出口狀況,把握投資機會。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