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首次進行的公共
建筑節能普查日前完成,涉及商場、酒店、醫院、學校、文化場所、主城道路照明6個方面,結果表明,大量的公共建筑空調、照明耗能逐年遞增!記者昨日從市建委獲悉,今年即將啟動節能改造試點,并出臺相關的措施促進節能改造。
《重慶市現有公共
建筑能耗狀況調研報告》由重慶市人大城環委、市建委科教處、市建筑節能協會和市建設技術發展中心完成,本報獨家發布。
323幢公共建筑受調查
據介紹,建筑中公共建筑是“能耗大戶”,是這次普查的重點。12名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節能專家,組成了能耗調查專家小組,主要涉及市旅游局、市衛生局、市國土房管局、市文化局、市商委、市教委、市交委、市市政委8個系統的建筑。歷時近一年,為重慶市主要的大型公共建筑摸清能耗“家底”。
這次調查的大型公共建筑共323幢,總面積達565.71萬平米,主要包括
采暖、空調、通風、用水、照明、炊事、各類電器、電梯等方面的能耗。重慶市以“夜景”而聞名,因此城市的道路、景觀等公共照明,是這次調查中的另一個內容。
95%的既有建筑不節能
據了解,全國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27%左右,而重慶市95%的既有建筑不節能。隨著建筑使用空間舒適、健康程度的提高,建筑能耗正逐年遞增,特別是各種公共場所,夏季空調和人工照明耗能增加明顯。
“這次調查的公共建筑中,能耗均比較嚴重,特別是酒店和商場。”市建筑節能協會會長,建設部建筑節能專家付祥釗教授介紹,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空調、照明等設備本身不節能、使用的方式也很耗能,如一些酒店沒有實行采暖制冷“分層控制”,在淡季也是全部開啟空調;商場之間的攀比,造成燈光照度嚴重超標等。二是管理層、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還不太強。三是重慶市目前還沒有節能改造、獎勵等相關激勵措施。
酒店商場率先節能改造
根據這次調查測算,全市主城區的公共建筑總面積約為2693萬平米,總能耗約達到92萬噸標煤/年。專家表示,如果對這些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每年可節約44萬噸標煤。
改造后節約的44萬噸標煤,可占重慶市每年節能指標(180萬噸標煤)的24.4%。其中,商場、酒店改造后節能所占比例最多,商場節能可占8.9%,酒店占7.5%,醫院占2.6%,區縣辦公室占2.8%,其他占1.3%。
重慶市建委科教處相關負責人稱,為了分解“十一五”期間節能降耗20%這一指標,重慶市今年就會就啟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酒店、商場、機關大樓等有望率先實行節能改造。
給建筑請“節能管家”
據介紹,普查后專家提出了公共建筑的改造建議書,并對典型意義的建筑進行了重點分析,為建筑節能改造提供借鑒方案。
專家組建議,在既有公共建筑能源管理方面,應建立能耗統計和公示、審計制度,并實行定額管理,如低額獎勵、超額加價等方式。
而重慶市建委科教處相關負責介紹,今年重要的一個舉措,就是推廣既有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由專業公司投資或融資進行節能改造,節能的收益由公司與業主分成,就像給建筑聘請一個“節能醫生”、“節能管家”。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