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繼網絡熱、基因熱之后,一股前所未有的“納米熱”又在全社會興起。納米熱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納米熱中有無泡沫成分?“納米時代”是否已經真正來臨了嗎?人們不由感到迷惑不解。
正如公眾對納米感到的困惑一樣,納米熱的興起,也讓從事納米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喜憂參半。喜的是,此舉具有一定的科普效應,全社會對“納米”逐漸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將有助于納米科研發展和最終實現產業化;憂的是,納米熱中難免魚目混珠,某種程度上確實存在一些“納米泡沫”。
勿庸置疑,納米科技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因為在納米這樣十億分之一米的微觀尺度上,我們周圍的物質確實產生了許多令人難以想象的效應,將給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深刻的影響。
現階段,納米技術的應用已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初露端倪,納米材料更是“先行官”。目前這一領域的開發應用,主要是利用納米顆粒的特殊性能,像納米微粒抗菌性能、防紫外線功能、防靜電功能等等,此外還有將材料表面納米化,提高材料強度的功能。科學家們把納米材料的這些性能應用于日常用品中,從而改變和提高產品性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變化。而這些均屬于納米材料最表面化的一些特性,容易被人們所認識到,也容易為人類所用。
科學家告訴我們,納米材料實際上古已有之。木柴、蠟燭等物質燃燒時留下的碳黑,就是一種天然納米材料,只是因為過去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人們不能有意識到從納米水平來觀察、研究這些材料。而現階段的開發利用也只是納米技術露出的冰山一角。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納米都是一門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的科技,目前仍集中在基礎研究方面。納米技術留給科學家巨大的研究空間,包括使芯片和磁盤發生質的變化的納米電子學、使機械尺度達到納米量級的納米機械學、開發自然界未知的新型材料的納米材料學等等。
科學家認為,雖然90年代初科學家已經成功搬動原子,但離自如操縱原子還很遠。像基因組技術一樣,納米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冷靜客觀地對待納米科技。”中科院副院長、納米研究首席科學家白春禮院士說。“盡管納米技術已經走入百姓的生活,但是納米科技要像信息技術一樣產生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那將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即使是那些較為成熟的納米技術,離產業化開發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納米技術的應用還要有一個認識過程以及產品的升級配套問題。像目前國內有一家生產納米材料的生產線,因為產品的應用市場狹小,如今仍難以實現盈利。
對于企業的參與,科學家們也是感到喜憂參半。納米技術研究需要全社會的投入。在美國,納米方面的民間投資遠遠超過政府的投入。隨著我國科研機構的改制,納米研究也更加需要企業的投入。但是,對于市場上一些企業不理解納米技術,盲目投資,或借機用“納米”概念推廣產品,誤導消費者,出現了所謂的“偽納米”現象,科學家認為這對納米技術今后的發展是有害無利的。科學家呼吁,納米高科技發展需要呵護,需要擠掉“偽納米”這樣摻加的水分,為今后真正納米技術走向市場創造途徑,這樣才真正有助于我國納米技術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任何的概念炒作,都將對納米研究和產業不利,這樣會打破正常的規范秩序,使真正的納米技術和產業失去生存空間。
專家指出,面對納米技術的未來,當前最需要做的,是全面分析納米技術對我國的意義,從全局的戰略高度把握納米技術發展趨勢,在研究和產業上合理布局。當然,作為一項綜合性技術,在納米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開發是同時進行的,這三者之間必須協調發展。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經過認真論證,中科院將在3年內投入2500萬元用于納米科技的研究,“我們必須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在科學面前,是來不得半點‘虛火’的。”真正有志于發展納米產業的企業也應該沉下心來,理性對待納米技術,為我國納米技術的研發助一臂之力。
“人類對納米的認識還遠遠不夠,但是我們堅信,隨著對納米科技的進一步認識,人類的生活將發生深刻的變化。”放眼長遠,科學家們仍然是信心滿懷,相信納米的未來不是夢。

正如公眾對納米感到的困惑一樣,納米熱的興起,也讓從事納米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喜憂參半。喜的是,此舉具有一定的科普效應,全社會對“納米”逐漸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將有助于納米科研發展和最終實現產業化;憂的是,納米熱中難免魚目混珠,某種程度上確實存在一些“納米泡沫”。
勿庸置疑,納米科技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因為在納米這樣十億分之一米的微觀尺度上,我們周圍的物質確實產生了許多令人難以想象的效應,將給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深刻的影響。
現階段,納米技術的應用已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初露端倪,納米材料更是“先行官”。目前這一領域的開發應用,主要是利用納米顆粒的特殊性能,像納米微粒抗菌性能、防紫外線功能、防靜電功能等等,此外還有將材料表面納米化,提高材料強度的功能。科學家們把納米材料的這些性能應用于日常用品中,從而改變和提高產品性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變化。而這些均屬于納米材料最表面化的一些特性,容易被人們所認識到,也容易為人類所用。
科學家告訴我們,納米材料實際上古已有之。木柴、蠟燭等物質燃燒時留下的碳黑,就是一種天然納米材料,只是因為過去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人們不能有意識到從納米水平來觀察、研究這些材料。而現階段的開發利用也只是納米技術露出的冰山一角。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納米都是一門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的科技,目前仍集中在基礎研究方面。納米技術留給科學家巨大的研究空間,包括使芯片和磁盤發生質的變化的納米電子學、使機械尺度達到納米量級的納米機械學、開發自然界未知的新型材料的納米材料學等等。
科學家認為,雖然90年代初科學家已經成功搬動原子,但離自如操縱原子還很遠。像基因組技術一樣,納米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冷靜客觀地對待納米科技。”中科院副院長、納米研究首席科學家白春禮院士說。“盡管納米技術已經走入百姓的生活,但是納米科技要像信息技術一樣產生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那將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即使是那些較為成熟的納米技術,離產業化開發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納米技術的應用還要有一個認識過程以及產品的升級配套問題。像目前國內有一家生產納米材料的生產線,因為產品的應用市場狹小,如今仍難以實現盈利。
對于企業的參與,科學家們也是感到喜憂參半。納米技術研究需要全社會的投入。在美國,納米方面的民間投資遠遠超過政府的投入。隨著我國科研機構的改制,納米研究也更加需要企業的投入。但是,對于市場上一些企業不理解納米技術,盲目投資,或借機用“納米”概念推廣產品,誤導消費者,出現了所謂的“偽納米”現象,科學家認為這對納米技術今后的發展是有害無利的。科學家呼吁,納米高科技發展需要呵護,需要擠掉“偽納米”這樣摻加的水分,為今后真正納米技術走向市場創造途徑,這樣才真正有助于我國納米技術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任何的概念炒作,都將對納米研究和產業不利,這樣會打破正常的規范秩序,使真正的納米技術和產業失去生存空間。
專家指出,面對納米技術的未來,當前最需要做的,是全面分析納米技術對我國的意義,從全局的戰略高度把握納米技術發展趨勢,在研究和產業上合理布局。當然,作為一項綜合性技術,在納米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開發是同時進行的,這三者之間必須協調發展。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經過認真論證,中科院將在3年內投入2500萬元用于納米科技的研究,“我們必須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在科學面前,是來不得半點‘虛火’的。”真正有志于發展納米產業的企業也應該沉下心來,理性對待納米技術,為我國納米技術的研發助一臂之力。
“人類對納米的認識還遠遠不夠,但是我們堅信,隨著對納米科技的進一步認識,人類的生活將發生深刻的變化。”放眼長遠,科學家們仍然是信心滿懷,相信納米的未來不是夢。
下一篇:隔熱條是如何擔負著門窗幕墻節能的角色的?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