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激勵機制
這次我們考察了三個屋頂電站。第一個是斯圖加特市展覽中心屋頂電站。該展覽中心建筑屬于斯圖加特市政府,屋頂電站是由“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投資,該組織既是電站的所有權人,也是享受補貼的直接受益者,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8MW,由21312塊單晶硅光伏組件構成。第二個是一個倉庫屋頂電站,5000平方米,0.72MW,由3000塊多晶硅光伏組件構成,轉換率14刀%,有m個逆變器。該電站由倉庫老板自己投資,投資額約120萬歐元,預計8年收回投資。第三個是一個家庭屋頂電站,20KW,投資5萬歐元,10年收回投資。
通過這三個屋頂電站項目,我們了解到,德國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所實施的國家補貼政策,實際上形成了一種激勵機制,這個機制的核心是利益驅動,它體現了一種買賣關系,吸引了社會的大量投資。據介紹,德國96%的家庭愿意使用太陽能。
這種激勵機制有如下幾個特征:①投資人是光伏電站的所有權人,是國家補貼的直接受益者;②投資人可以租賃他人的建筑建光伏電站;③投資人連續享受20年國家補貼,20年之后,投資人按電價獲取售電收益;④投資額10萬歐元以下,可以不用房屋抵押貸款;⑤購電電價每瓦20歐分,補貼電價每瓦39歐分。
德國專家還給我們舉了一個1KWp小型光伏系統的例子。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種利益驅動來。例如:1KWp電站的投資成本是3620歐元,建成后每年發電900KWh,并網電價補貼按每千瓦時0.43歐元計算,每年獲得的補貼是0.43×900=387歐元, 補貼20年可得收益是387x20=7740歐元,這就意味著10年即可收回投資,投資收益率為387÷3620×100%=10.7%,比德國4%的存款利率高出了6.7個百分點。
難怪德國有位國會議員,說過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我們通過確保并網、固定補貼、數量不封頂這三個要素,引導了可再生能源大量的投資。這些投資者的自主權是不依賴于電力部門的。只有這樣,才能進行可再生能源的變革”。
4.技術與創新
新能源技術是一種高新技術。所以,在這次考察活動中,我們比較關注光電建筑一體化的技術問題,無論是參加門窗展,還是訪問研究院;無論是與專家進行討論,還是去實地參觀考察;我們都深切地感受到技術的力量,可以說,在德國光電建筑領域,科技創新受到極大的尊重,技術無處不在。
(1)在門窗展中,一種新型的光伏推拉門向世人亮相。這說明,太陽能與建筑的結合,不僅是屋頂和墻體,而且涉及門窗、遮陽等部位。他們認為,建筑是一個整體,要全方位地利用太陽能。他們的理念是:光伏建筑=建筑+可再生能源;光伏建筑=制造能源的建筑。通過技術的手段,可以讓建筑可接受陽光的部分都產生能源。
(2)在泰勒豐公司的技術講座中,我們了解到,不論項目大小,他們都要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鋁合金型材在熱傳導和輻射中的熱量損失,以此比較準確和合理的計算出建筑型材的保溫數值,這充分體現出他們在技術上的精細程度。
(3)在佛朗克研究院,專家介紹了光電幕墻與建筑內墻的溫度匹配關系,光電玻璃透光率與人對光的舒適度關系,中空玻璃的散熱原理分析,光伏組件測試參數分析,光電與光熱一體化研究,聚光轉換系統研究,氣流散熱幕墻體系研究,光伏構件與建筑主體同壽命研究等項目的研究情況。這些技術,有些已經推向市場,有些還處在研發階段,但足以表明,科學技術是光伏建筑町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4)卡塞爾大學貝克教授通過PPT圖片的展示,全面介紹了光電建筑一體化設計大賽的有關情況,使我們得以了解,什么是當今國際上光伏與建筑最佳結合的典范。
(5)IBC公司董事長默先生在介紹公司的成長史中提到,IBC公司得以實現10億歐元的營業額,10萬套光電發電系統、裝機容量1GW的安裝業績,其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堅持與研究院、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保持與專家學者們的私人友誼始終,讓企業始終站在技術的最前沿。
(6)SUNIEC光伏系統安裝公司的2位年輕人,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都是學可再生能源的。他們的公司現有40多人,7個施工團隊,目前已安裝了11OO個光伏系統,年營業額達到2000萬歐元。他們認為,之所以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一方面取決于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一方面取決于IBC公司給予他們的系統方案設計和安裝師培訓。
5.明確的管理環節
德國光電建筑項目管理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德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包括生產商、系統商、安裝商,其中系統商成為產業鏈中的核心環節。
(2)德國光電建筑項目,涉及這樣幾個主體:項目產權人、政府管理部門、系統商、安裝商、供電商等。項目產權人是電站的投資人,他可能是該建筑的所有者,也可能通過租賃取得該建筑的電站使用權。政府管理部門是指州政府的審核部門,主要對大型地面電站進行用地審批。系統商主要負責項目評估、系統方案設計、光伏組件供應、安裝商培訓、質量認證。安裝商主要負責項目申報、施工組織、系統安裝、調試及維護。供電商負責項目在交付并網時,派工程師對光伏系統進行檢測,并網后統計供電量,將收益轉到產權人的銀行賬戶中。
(3)光電建筑項目立項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屋頂發電系統,所有個人和家庭都可以安裝,無需申請立項,只是在系統并網時,要由有資格證書的電工檢驗合格;第二種是地面發電系統,一般由公司或集體投資,需要申請立項,主要是用地審批和環保評估。
(4)光電系統安裝必須按照德國的建筑標準和電工標準,執行系統商提供的系統設計方案,取得系統商的培訓認證資格,產品要經過系統商的檢測。
(5)光電系統安裝涉及電工、屋頂工、水暖工、通風空調工等,這些工種的負責人必須具有“師傅”資格。“師傅”必須通過德國工商業聯合會的考試和認證,授予執業資格。
6.市場的發展
在一次講座中,有一張圖片引起了我們極大的興趣。這是一張從1992年到2006年,德國不同功率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發展圖表。它反映了13年中,德國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市場需求走向。從圖表中可以看出,1992年到2004年,小于2KW的光伏系統,市場占有率從40%降至為0;1992年到2006年,2-5KW的光伏系統,市場占有率從90%降到10%;2005年到2006年,5-10KW的光伏系統、10-20KW的光伏系統、20-50KW的光伏系統,市場占有率基本保持在20%_30%之間;50-1OO0KW的光伏系統,總共才占到市場份額的20%;1000KW以上的光伏系統,大概只占到市場份額的15%左右。由此可見,德國太陽能光伏市場是從家庭宅起步的,是按照自小到大的規律發展的,10-50KW的光伏系統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大型光伏電站僅有15%的市場份額。
7.未來的預測
在德國,未來各種能源的發展趨勢和走向是大家討論的熱點。從他們展示給我們的圖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到2030年,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成長較快,但占全部能源的比重依然較小;2030年到2050年,太陽能所占比重將急劇擴大,太陽能發電比重急劇擴張;2050年到21OO年,太陽能發電的比重遠遠超過其它所有能源的比重,甚至超過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常規能源。對未來的把握就是他們的決策依據、熱情所在、動力之源,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三、考祭感想
此次考察,時間短暫;所見所聞,感觸良多。我們經過集思廣益,去粗取精,形成以下幾點思考。
1.形勢方面
世界能源危機、全球氣候變暖、罔際金融危機,引發了人類社會的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伴隨著人類的科學技術進步,正在改變著人類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進程。世界發達國家,憑借著雄厚的資本和技術,又一次占據了世界經濟的制高點。中國憑借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抓住了這次歷史機遇。這就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光電建筑一體化,是順時代潮流而動的新興產業變革,是建筑領域的一次革命。它不僅使建筑行業的范圍擴大,不僅使建筑更加節能,而且讓建筑為人類提供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面對這場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一切有識之士都應該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都應該把握住這一歷史的機遇,都應該付諸行動去實施。這是歷史的選擇,是時代的選擇。也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圖景。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