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縣位于美麗的右江河畔,屬百色市東大門,是一代偉人鄧小平創建的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縣行政區域面積2485平方公里,轄8鎮4鄉181個行政村(社區),主要居住著壯、漢、瑤等民族,總人口50萬人。 |
【中國幕墻網】平果縣位于美麗的右江河畔,屬百色市東大門,是一代偉人鄧小平創建的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縣行政區域面積2485平方公里,轄8鎮4鄉181個行政村(社區),主要居住著壯、漢、瑤等民族,總人口50萬人。
區位優勢突出。平果是我國大西南出海通道上的重鎮,為滇、黔、桂三省區的交通要沖,桂西重要的商貿物資集散地。縣城所在地馬頭鎮處在廣西首府南寧市和桂西中心城百色市之間,東距南寧市86公里,西距百色市113公里。
自然資源豐富。平果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盛產水稻、玉米、黃豆、木薯、甘蔗等糧食作物以及優質葡萄、香蕉、龍眼、荔枝、大青棗等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礦產儲量已探明的有21種,鋁、鐵、錳、金、大理石、石灰石等礦藏資源最為豐富,其中鋁土礦儲量達2.9億噸,占全國保有量的17%,居全國首位。平果鋁土礦具有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的特點,其三氧化二鋁含量高達60.45%,質量之優可與產鋁著稱的法國、幾內亞等國的鋁礦相媲美。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一中鋁廣西分公司座落在境內。
基礎設施完善。鄉鄉通油路,村村通水、通電;南百高速公路、324國道、南昆鐵路、右江航道和在建的平梧(平果一梧州)高速公路、云桂高速鐵路穿境而過;右江平果港口上溯百色,下達南寧、梧州,經廣州出海,通航能力1000噸;縣城距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和百色機場車程均為一小時,形成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近幾年,平果縣城市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先后建成體育館、網球中心、文化公園二期景觀、鄧小平銅像公園等一批標志性市政工程。其中,平果體育館可容納觀眾4488名,能承辦全部國際級室內單項體育賽事,是全區最為先進的體育場館之一;網球中心建有1個能容納觀眾1932人的比賽主場、6個室內訓練場和12個室外訓練場,場地競賽等級為國際一級,是全區最大的連片網球比賽訓練基地。目前,平果縣城區面積已達21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6萬多人。
人文景觀獨特。平果縣有廣西乃至全國最大的土司墓,明代土司州府城堡、石塔和摩岸石刻,有吸引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游人的千古之謎一一崖洞葬棺,有天下奇觀敢沫巖以及右江獨石灘和秀麗迷人的甘河風光,有青山綠水的蘆仙湖休閑度假區,有讓人流連忘返的廣西鄉村農家樂旅游示范點,還有集"休閑、健身、革命傳統教育"于一體的"平果·三層崗鄧小平足跡之旅",平果嘹歌是壯族民歌文化的瑰寶,已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舞蹈《踩花燈》、《打礱舞》列入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平果縣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鋁上游配套產業和鋁下游深加工項目,逐步形成以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為龍頭,平果工業園為載體,集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化工、門業、棕剛玉、建材、制糖為一體的新興工業城市。2001年至2010年連續十屆入圍中國西部百強縣,2009年首次入選"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2003年以來先后四次獲得"廣西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等殊榮。2011年上半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41.12億元,同比增長4.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48億元,同比增長13.0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7億元,同比增長18.3%;完成財政收入8.61億元,同比增長18.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239元,同比增長6.51%;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2621元,同比增長19.57%。
發展目標明確。圍繞民生能改善、城鄉能互動、經濟(工農業)能發展、城建能提升、三產能搞活、社會能和諧、各項事業能協調發展的目標,到十二五末期,實現國民,生產總值達200億元,年均增長19%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6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達30億元,年均增長l4%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翻兩番,達500億元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翻一番,達36億元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100元,年均增長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60元,年均增長9%以上,為我縣贏得有效的發展先機布好局、鋪好路、起好步,努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為與全國、全區同步進入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完】

區位優勢突出。平果是我國大西南出海通道上的重鎮,為滇、黔、桂三省區的交通要沖,桂西重要的商貿物資集散地。縣城所在地馬頭鎮處在廣西首府南寧市和桂西中心城百色市之間,東距南寧市86公里,西距百色市113公里。
自然資源豐富。平果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盛產水稻、玉米、黃豆、木薯、甘蔗等糧食作物以及優質葡萄、香蕉、龍眼、荔枝、大青棗等各種熱帶、亞熱帶水果。礦產儲量已探明的有21種,鋁、鐵、錳、金、大理石、石灰石等礦藏資源最為豐富,其中鋁土礦儲量達2.9億噸,占全國保有量的17%,居全國首位。平果鋁土礦具有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的特點,其三氧化二鋁含量高達60.45%,質量之優可與產鋁著稱的法國、幾內亞等國的鋁礦相媲美。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一中鋁廣西分公司座落在境內。
基礎設施完善。鄉鄉通油路,村村通水、通電;南百高速公路、324國道、南昆鐵路、右江航道和在建的平梧(平果一梧州)高速公路、云桂高速鐵路穿境而過;右江平果港口上溯百色,下達南寧、梧州,經廣州出海,通航能力1000噸;縣城距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和百色機場車程均為一小時,形成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近幾年,平果縣城市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先后建成體育館、網球中心、文化公園二期景觀、鄧小平銅像公園等一批標志性市政工程。其中,平果體育館可容納觀眾4488名,能承辦全部國際級室內單項體育賽事,是全區最為先進的體育場館之一;網球中心建有1個能容納觀眾1932人的比賽主場、6個室內訓練場和12個室外訓練場,場地競賽等級為國際一級,是全區最大的連片網球比賽訓練基地。目前,平果縣城區面積已達21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6萬多人。
人文景觀獨特。平果縣有廣西乃至全國最大的土司墓,明代土司州府城堡、石塔和摩岸石刻,有吸引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游人的千古之謎一一崖洞葬棺,有天下奇觀敢沫巖以及右江獨石灘和秀麗迷人的甘河風光,有青山綠水的蘆仙湖休閑度假區,有讓人流連忘返的廣西鄉村農家樂旅游示范點,還有集"休閑、健身、革命傳統教育"于一體的"平果·三層崗鄧小平足跡之旅",平果嘹歌是壯族民歌文化的瑰寶,已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舞蹈《踩花燈》、《打礱舞》列入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平果縣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鋁上游配套產業和鋁下游深加工項目,逐步形成以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為龍頭,平果工業園為載體,集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化工、門業、棕剛玉、建材、制糖為一體的新興工業城市。2001年至2010年連續十屆入圍中國西部百強縣,2009年首次入選"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2003年以來先后四次獲得"廣西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等殊榮。2011年上半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41.12億元,同比增長4.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48億元,同比增長13.0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7億元,同比增長18.3%;完成財政收入8.61億元,同比增長18.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239元,同比增長6.51%;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2621元,同比增長19.57%。
發展目標明確。圍繞民生能改善、城鄉能互動、經濟(工農業)能發展、城建能提升、三產能搞活、社會能和諧、各項事業能協調發展的目標,到十二五末期,實現國民,生產總值達200億元,年均增長19%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6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達30億元,年均增長l4%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翻兩番,達500億元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翻一番,達36億元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100元,年均增長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60元,年均增長9%以上,為我縣贏得有效的發展先機布好局、鋪好路、起好步,努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為與全國、全區同步進入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完】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www.gdjiasi.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www.gdjiasi.com
下一篇:花紋鋁板材的分類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