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綠色生存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的時候,綠色建筑、地產也在悄然進入人們的視野。然而,相對綠色理念灌輸比較成熟的領域,建筑地產業的綠色概念仍不明晰。由此,與之相關的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的綠色應用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制約。 |
【中國幕墻網】當綠色生存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的時候,綠色建筑、地產也在悄然進入人們的視野。然而,相對綠色理念灌輸比較成熟的領域,建筑地產業的綠色概念仍不明晰。由此,與之相關的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的綠色應用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制約。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中,將綠色建筑的定義為: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的基本內涵可歸納為: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即節約能源及資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適性良好的生活空間;與自然環境親和,做到人及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永續發展。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節能能源:
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設置風冷系統,使建筑能夠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導風向。建筑采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平面形式及總體布局。
節約資源:
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
回歸自然:
綠色建筑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
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當,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綠色建筑的建造特點:
對建筑的地理條件有明確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
建材環保上的綠色路線,指提高建筑的綠化率或者減少建材運輸的能耗,以及建材本身的節能環保性能。
判定一種建材是否環保、綠色、低碳,關鍵在于這種材料從制造到使用再到回收整個過程消耗了多少資源、能源,是否產生環境危害。特別是,它究竟是不是可再生、可循環資源。真正的綠色建材,必定是以上優勢的綜合體。
運用綠色技術,通過國際先進節能技術的整合運用,使綠色住宅在使用過程中盡量少消耗能源,從而實現綠色環保。
建筑運行環節所產生的能耗,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建筑材料的質量,保溫隔離隔熱,其次是暖通空調的設計是否合理,包括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等是否達到舒適度的要求。
誤區一:綠色建筑=高成本
有一種說法,綠色低碳是需要成本的,而這個成本最終要由消費者來買單,目前市場上很多宣稱綠色建筑、低碳社區項目的高房價似乎驗證了這一說法。
對此,很多專家認為,企業通過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可以降低原來的投資造價。現在的某一個階段,綠色地產的建設成本比較高,是因為還沒有達到量產化。綠色地產不應該增加建筑成本,反而應該降低成本。他們認為,真正低碳節能的建材,在使用過程或者綜合效益投資時,其成本是會下降的。
此外,綠色建筑如果按照因地制宜的策略,可以更多地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景觀和自然資源,減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投資。當然,這對設計師提出較高的要求,充分利用周邊的自然條件。從整個建筑的運行成本看,綠色建筑的成本反而會降低一些。按照國外的經驗,真正的綠色建筑,運行成本是會降低的。
誤區二:綠色建筑=節能環保
目前,房地產市場上,低碳不僅是“流行風”,更是樓盤之間相互競爭的籌碼。國內消費者對綠色地產還不了解,而且目前國內綠色地產沒有統一標準,比較混亂。有很多開發商打著綠色概念推高造價,忽悠消費者。一些宣傳上很高端的項目,由于使用了部分“低能耗”的節能技術,反而大大提高了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更有甚者有的正在使用的所謂先進的節能技術在國外早已是淘汰技術。
一些建筑開發商在市場競爭中打出綠色牌,但并沒有真正搞清楚何謂綠色,而國內的多數消費者對綠色建筑、地產同樣理解不夠深入,其實節能環保只是綠色建筑、地產的一個方面。現在的誤區是,很多建筑地產企業一味追求高新技術,照搬發達國家既有技術,而忽視了因地制宜。刻意追求技術節能,反而帶來不節能,不僅拉高成本,還可能違反最大限度節約資源的原則。
據專家介紹,現在國內很多綠色建筑并沒有真正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障,更沒有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很多“綠色地產”只是一種形式,沒有真正體現出綠色理念。有些地產項目打著某種新型環保節能技術的旗號便自稱“環保住宅”,簡單地種點花草或是小區中稍微有的綠化面積就成為“綠色小區”。
綠色建筑是節能的,但節能的建筑未必就能達到綠色建筑的標準。綠色建筑不僅僅是節能,還有一些用地效率、室內室外環境等綜合的要求。【完】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中,將綠色建筑的定義為: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的基本內涵可歸納為: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即節約能源及資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適性良好的生活空間;與自然環境親和,做到人及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永續發展。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節能能源:
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設置風冷系統,使建筑能夠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導風向。建筑采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平面形式及總體布局。
節約資源:
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
回歸自然:
綠色建筑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
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當,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綠色建筑的建造特點:
對建筑的地理條件有明確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
建材環保上的綠色路線,指提高建筑的綠化率或者減少建材運輸的能耗,以及建材本身的節能環保性能。
判定一種建材是否環保、綠色、低碳,關鍵在于這種材料從制造到使用再到回收整個過程消耗了多少資源、能源,是否產生環境危害。特別是,它究竟是不是可再生、可循環資源。真正的綠色建材,必定是以上優勢的綜合體。
運用綠色技術,通過國際先進節能技術的整合運用,使綠色住宅在使用過程中盡量少消耗能源,從而實現綠色環保。
建筑運行環節所產生的能耗,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建筑材料的質量,保溫隔離隔熱,其次是暖通空調的設計是否合理,包括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等是否達到舒適度的要求。
誤區一:綠色建筑=高成本
有一種說法,綠色低碳是需要成本的,而這個成本最終要由消費者來買單,目前市場上很多宣稱綠色建筑、低碳社區項目的高房價似乎驗證了這一說法。
對此,很多專家認為,企業通過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可以降低原來的投資造價。現在的某一個階段,綠色地產的建設成本比較高,是因為還沒有達到量產化。綠色地產不應該增加建筑成本,反而應該降低成本。他們認為,真正低碳節能的建材,在使用過程或者綜合效益投資時,其成本是會下降的。
此外,綠色建筑如果按照因地制宜的策略,可以更多地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景觀和自然資源,減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投資。當然,這對設計師提出較高的要求,充分利用周邊的自然條件。從整個建筑的運行成本看,綠色建筑的成本反而會降低一些。按照國外的經驗,真正的綠色建筑,運行成本是會降低的。
誤區二:綠色建筑=節能環保
目前,房地產市場上,低碳不僅是“流行風”,更是樓盤之間相互競爭的籌碼。國內消費者對綠色地產還不了解,而且目前國內綠色地產沒有統一標準,比較混亂。有很多開發商打著綠色概念推高造價,忽悠消費者。一些宣傳上很高端的項目,由于使用了部分“低能耗”的節能技術,反而大大提高了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更有甚者有的正在使用的所謂先進的節能技術在國外早已是淘汰技術。
一些建筑開發商在市場競爭中打出綠色牌,但并沒有真正搞清楚何謂綠色,而國內的多數消費者對綠色建筑、地產同樣理解不夠深入,其實節能環保只是綠色建筑、地產的一個方面。現在的誤區是,很多建筑地產企業一味追求高新技術,照搬發達國家既有技術,而忽視了因地制宜。刻意追求技術節能,反而帶來不節能,不僅拉高成本,還可能違反最大限度節約資源的原則。
據專家介紹,現在國內很多綠色建筑并沒有真正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障,更沒有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很多“綠色地產”只是一種形式,沒有真正體現出綠色理念。有些地產項目打著某種新型環保節能技術的旗號便自稱“環保住宅”,簡單地種點花草或是小區中稍微有的綠化面積就成為“綠色小區”。
綠色建筑是節能的,但節能的建筑未必就能達到綠色建筑的標準。綠色建筑不僅僅是節能,還有一些用地效率、室內室外環境等綜合的要求。【完】
下一篇:太陽能光伏市場需要尋找中國式市場突圍 |
中國幕墻網熱點導讀
www.www.gdjiasi.com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