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以來,滬鋁走勢表現出了鮮明的個性,即“滯漲抗跌“”和“內弱外強”。3月1日,倫鋁繼續沖擊新高,國內有色金屬價格昨日則整體呈現反彈態勢,但滬鋁反而回吐了1月末以來的漲幅并有所下探。 |
【中國幕墻網】2月中旬以來,滬鋁走勢表現出了鮮明的個性,即“滯漲抗跌“”和“內弱外強”。3月1日,倫鋁繼續沖擊新高,國內有色金屬價格昨日則整體呈現反彈態勢,但滬鋁反而回吐了1月末以來的漲幅并有所下探。
預計滬鋁滯漲可能對倫鋁的沖高形成拖累,最重要的是2月份產能重啟和企業庫存較大,而消費還不足以撼動龐大的供應,且中東北非地緣政治危機還未解除,鋁價階段性調整還未結束。國內“十二五”規劃等政策利多、套利交易和成本上升可能刺激鋁價后市出現一波階段性補漲行情,同時美元近期的弱勢表現也給予鋁價一定的支撐。然而,中期來看,鋁價還是受制于供應過剩、產能重啟的壓力和政策緊縮的遏制,鋁市可能僅存在“兩步一回頭”式的階段性補漲機會,并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
產能重啟加快導致供應增速遠超需求增速
盡管鋁價存在“估值”偏低優勢,但產能重啟和龐大的過剩量等抵消了這種優勢,且2月份下游企業采購活動溫和,甚至3月份消費旺季都可能出現旺季不旺的尷尬局面,因而鋁價特別是滬鋁呈現出“滯漲”的一面。
供應方面,中東北非電解鋁產能暫時還未受到影響,同時全球越來越多的閑置產能重啟。目前,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鋁庫存急劇攀升。
需求方面,當前以鋁為實物支撐的ETPs產品遲遲沒有上市,而國內外下游企業需求不見大的起色。國內下游對現貨鋁錠的買盤較少,中間商也僅是少量逢低買入,疲弱的消費需求促使現鋁成交重心逐步下傾。而現貨升貼水也大幅回落,暗示鋁供應過剩加重。
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強和貨幣緊縮的經濟體或再添新丁
近期,伴隨中東北非局勢動蕩,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復蘇將受沖擊。盡管當前全球絕大多數經濟體經濟數據持續回暖,但復蘇遭遇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強,這可能影響到今年全球對鋁的消費預期。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依舊為抗通脹而為經濟降溫。
影響鋁價沖高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因素就是政策緊縮,當前歐元區和印度出現通脹攀升將有可能導致歐洲提前步入緊縮周期。
政策長遠利多、套利交易和成本因素可能刺激鋁價階段性補漲
首先是政策長遠利多,如電網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高鐵建設都長期有利于下游鋁的消費。其次是套利交易。由于銅鋁價差擴大和滬鋁倫鋁兩市價差縮小,資金尋找“估值”較低的滬鋁進行買入并拋出滬銅或倫鋁進行套利操作,會使得滬鋁呈現“抗跌”的個性。最后就是成本支撐。電價優惠取消和2月份冶金焦炭價格上漲等均增加了鋁生產成本。
綜上所述,上半年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為了抗通脹而采取緊縮政策會導致經濟降溫,同時歐洲有可能提前步入緊縮期,投資需求會受到抑制,而產能重啟和庫存高企又導致消費需求對鋁價的提振弱化。因此,鋁價中期上漲空間受限,市場只存在因成本增加、套利交易和政策長遠利好預期等可能引發的階段性上漲機會,鋁市總體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完】

預計滬鋁滯漲可能對倫鋁的沖高形成拖累,最重要的是2月份產能重啟和企業庫存較大,而消費還不足以撼動龐大的供應,且中東北非地緣政治危機還未解除,鋁價階段性調整還未結束。國內“十二五”規劃等政策利多、套利交易和成本上升可能刺激鋁價后市出現一波階段性補漲行情,同時美元近期的弱勢表現也給予鋁價一定的支撐。然而,中期來看,鋁價還是受制于供應過剩、產能重啟的壓力和政策緊縮的遏制,鋁市可能僅存在“兩步一回頭”式的階段性補漲機會,并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
產能重啟加快導致供應增速遠超需求增速
盡管鋁價存在“估值”偏低優勢,但產能重啟和龐大的過剩量等抵消了這種優勢,且2月份下游企業采購活動溫和,甚至3月份消費旺季都可能出現旺季不旺的尷尬局面,因而鋁價特別是滬鋁呈現出“滯漲”的一面。
供應方面,中東北非電解鋁產能暫時還未受到影響,同時全球越來越多的閑置產能重啟。目前,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鋁庫存急劇攀升。
需求方面,當前以鋁為實物支撐的ETPs產品遲遲沒有上市,而國內外下游企業需求不見大的起色。國內下游對現貨鋁錠的買盤較少,中間商也僅是少量逢低買入,疲弱的消費需求促使現鋁成交重心逐步下傾。而現貨升貼水也大幅回落,暗示鋁供應過剩加重。
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強和貨幣緊縮的經濟體或再添新丁
近期,伴隨中東北非局勢動蕩,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復蘇將受沖擊。盡管當前全球絕大多數經濟體經濟數據持續回暖,但復蘇遭遇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強,這可能影響到今年全球對鋁的消費預期。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依舊為抗通脹而為經濟降溫。
影響鋁價沖高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因素就是政策緊縮,當前歐元區和印度出現通脹攀升將有可能導致歐洲提前步入緊縮周期。
政策長遠利多、套利交易和成本因素可能刺激鋁價階段性補漲
首先是政策長遠利多,如電網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高鐵建設都長期有利于下游鋁的消費。其次是套利交易。由于銅鋁價差擴大和滬鋁倫鋁兩市價差縮小,資金尋找“估值”較低的滬鋁進行買入并拋出滬銅或倫鋁進行套利操作,會使得滬鋁呈現“抗跌”的個性。最后就是成本支撐。電價優惠取消和2月份冶金焦炭價格上漲等均增加了鋁生產成本。
綜上所述,上半年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為了抗通脹而采取緊縮政策會導致經濟降溫,同時歐洲有可能提前步入緊縮期,投資需求會受到抑制,而產能重啟和庫存高企又導致消費需求對鋁價的提振弱化。因此,鋁價中期上漲空間受限,市場只存在因成本增加、套利交易和政策長遠利好預期等可能引發的階段性上漲機會,鋁市總體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完】
下一篇:哈爾濱鋁鎂合金新材料 產業化基地的“零”突破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