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溫濕度聯控戶式輻射系統、地埋風管、玻璃百葉、天棚輻射制冷采暖、電腦模擬社區微環境……這些原本只停留在概念階段的綠色建筑新技術,如今開始越來越多地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
智能型溫濕度聯控戶式輻射系統、地埋風管、玻璃百葉、天棚輻射制冷采暖、電腦模擬社區微環境……這些原本只停留在概念階段的綠色建筑新技術,如今開始越來越多地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日前,朗詩地產在南京、上海、杭州同期發布了綠色人居第二代產品,大量高舒適度、低能耗的綠色技術被應用于朗詩開發的項目中。在本市,中新生態城已經成為綠色生態建筑開發的競技場,萬科、萬通、世茂、吉寶、天房、遠雄等紛紛將自己的綠色建筑技術大量應用于項目中。
縱觀目前市場中的綠色住宅,所采用的技術大致可以分為節能、健康、舒適三大類型,從空氣質量、溫度、濕度、光環境、聲環境、節能率、人性化細節等著手,通過新設計、新材料的應用,表現出了更健康、更舒適的綠色人居屬性。
為建筑穿上保暖外套 關鍵詞1 節能 面臨問題
建筑是能耗大戶。據統計,全球約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中40%為建筑垃圾;建筑過程中使用的能量如電、汽柴油等都產生二氧化碳。中國建筑能耗的總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已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點是采暖和空調,據悉,我國在采暖和空調上的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55%。據對我國600多個城市中的287個地級以上城市統計,這些城市的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58.84%。
按傳統建筑模式計算,至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超過10億噸標準煤;若以近兩年的綠色建筑推進速度計算,屆時至少會削減四分之一即近3億噸標煤消耗。
解決方案
為降低建筑能耗,必須先做好建筑自身的保溫隔熱系統,使建筑本身能夠冬暖夏涼。據了解,目前很多綠色項目大多在墻體和門窗的密閉性上努力。例如,墻體根據電腦模擬分析采用恰當的保溫厚度,外掛特種聚苯板,并通過特殊工藝使得熱傳導系數大大降低,或采用石材干掛保溫隔熱體系,這樣,夏季時石材與保溫層之間的空氣,受到陽光輻射被加熱快速上升,下部涼空氣補充進入,形成氣流循環,帶走很多熱量;窗框采用斷橋鋁合金,根據電腦模擬分析分別配置雙玻中空、三玻雙中空以及不同的LOW-E玻璃類型;分析在春秋季節自然通風時室內的氣流組織,據此設計窗戶的開啟扇位置和大小;在建筑南側及西曬的地方,設置電動遮陽百葉,天熱時放下它可以遮擋80%以上的太陽直射;利用地源熱泵,將進風管迂回曲折地排布在土壤里,可以將室外的新風在進入室內前溫度調整4到5攝氏度,夏季的熱空氣被土壤降溫,冬季的冷空氣受到土壤加溫,有效減低了新風設備能耗。
為實現節能,可以多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并加強雨水、中水的利用。例如,利用集中設置集熱板,分戶設置儲熱水箱及輔助電加熱的方式實現太陽能熱水24小時供應;利用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供應社區內照明用電;選用節水型潔具,加大市政再生水利用,社區內采用雨水回滲回收,綠化噴灌,以達到節水的效果。
將污濁空氣擋在屋外 關鍵詞2 健康 面臨問題
如今,室內空氣污染對居住者的危害越來越嚴重。這種污染主要有物理、化學、生物污染三種類型。空氣物理污染主要是各類可吸入顆粒物,中國標準是PM10,即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的顆粒物,它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引起刺激過敏,誘發肺炎、肺癌等疾病;生物污染包括病毒、細菌、螨蟲等,可引起人過敏、生病;化學污染又稱VOC污染,指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包含300多種物質,人們最熟悉的就是甲醛,嚴重的可以致癌。
解決方案
為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很多綠色住宅大量運用市內空氣新風系統。
例如,室內高位安裝有排風口,地面預留了通風管道,墻壁內設置了通風層,通過房屋內外的壓力差,就能將室內的廢氣排出,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運輸進來,達到自然通風的效果,再輔以機械通風,夏季可將外墻吸附的熱量吹出,冬季則關閉風口,墻內的空氣成為保持室內溫度的自然保溫層;在新風系統中加入過濾、殺菌和增氧等多項處理程序,使室內獲得自然新鮮的空氣;利用戶式溫濕度聯控輻射系統,將室內溫度與濕度保持在一個合適的區間,降低微生物繁殖幾率。
為最大限度降低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在地下室內設置垃圾處理間,利用生物手段對有機物進行處理,將其轉化為園區景觀的有機養料。
創造恒溫恒濕室內環境 關鍵詞3 舒適 面臨問題
很多北方城市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每年的供暖前和停暖后的一段時間,是一年當中最難熬的。屋外艷陽高照,屋內卻寒氣逼人。打開空調暖風,溫度雖然上去了,但吹得人口干舌燥,既不節能,又不舒服。
很多睡眠不好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好不容易入睡,可樓上鄰居的腳步聲、隔壁鄰居的聊天聲卻把自己吵醒;夜半時分,萬籟俱靜,可鄰居起夜沖馬桶后嘩啦嘩啦的管道排水聲卻嚇人一跳。
很多孩子的父母會有這樣的擔心:冬春季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的廣場上玩耍,可東北風呼呼地刮過,很容易令小孩感冒。
解決方案
將水管預埋進天花板的樓板中,通過地源熱泵將水打入地下,利用恒溫土壤為循環水加熱、降溫,這樣循環水回到室內后通過頂棚輻射可以保證室內溫度均勻柔和穩定,實現無噪音、無吹風感的溫濕度環境。
采用浮筑樓板,大大降低樓板的撞擊聲壓級。采取同層排水系統,排水管布置在樓板上,被回填墊層覆蓋后有較好的隔音效果,從而使排水噪音大大減小。在客廳、餐廳以及主臥里布置柔和的泛光燈帶,大量使用了LED節能燈,以營造一個舒適的室內光環境。在屋頂設置花園,既能發揮保溫隔熱作用,又能為業主提供一個不錯的休息場所。在陽臺設置種植花草的箱體構件,陽臺植物不僅增添生活情趣,還有遮陽隔熱的作用。
通過專業軟件對微環境和建筑自身進行電腦模擬分析,考慮建筑與環境之間、建筑與建筑之間、樹木與建筑之間、建筑自身形態等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的陽光、風、水。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陽光加熱建筑和室內空氣,在夏季最大限度地控制陽光對居住舒適和節能的負面影響。同時還可量化判斷室外風環境和聲環境,并利用園區綠化種植和其他手段使室外風聲和噪聲降低到人體感覺舒適的程度。

縱觀目前市場中的綠色住宅,所采用的技術大致可以分為節能、健康、舒適三大類型,從空氣質量、溫度、濕度、光環境、聲環境、節能率、人性化細節等著手,通過新設計、新材料的應用,表現出了更健康、更舒適的綠色人居屬性。
為建筑穿上保暖外套 關鍵詞1 節能 面臨問題
建筑是能耗大戶。據統計,全球約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中40%為建筑垃圾;建筑過程中使用的能量如電、汽柴油等都產生二氧化碳。中國建筑能耗的總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已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點是采暖和空調,據悉,我國在采暖和空調上的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55%。據對我國600多個城市中的287個地級以上城市統計,這些城市的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58.84%。
按傳統建筑模式計算,至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超過10億噸標準煤;若以近兩年的綠色建筑推進速度計算,屆時至少會削減四分之一即近3億噸標煤消耗。
解決方案
為降低建筑能耗,必須先做好建筑自身的保溫隔熱系統,使建筑本身能夠冬暖夏涼。據了解,目前很多綠色項目大多在墻體和門窗的密閉性上努力。例如,墻體根據電腦模擬分析采用恰當的保溫厚度,外掛特種聚苯板,并通過特殊工藝使得熱傳導系數大大降低,或采用石材干掛保溫隔熱體系,這樣,夏季時石材與保溫層之間的空氣,受到陽光輻射被加熱快速上升,下部涼空氣補充進入,形成氣流循環,帶走很多熱量;窗框采用斷橋鋁合金,根據電腦模擬分析分別配置雙玻中空、三玻雙中空以及不同的LOW-E玻璃類型;分析在春秋季節自然通風時室內的氣流組織,據此設計窗戶的開啟扇位置和大小;在建筑南側及西曬的地方,設置電動遮陽百葉,天熱時放下它可以遮擋80%以上的太陽直射;利用地源熱泵,將進風管迂回曲折地排布在土壤里,可以將室外的新風在進入室內前溫度調整4到5攝氏度,夏季的熱空氣被土壤降溫,冬季的冷空氣受到土壤加溫,有效減低了新風設備能耗。
為實現節能,可以多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并加強雨水、中水的利用。例如,利用集中設置集熱板,分戶設置儲熱水箱及輔助電加熱的方式實現太陽能熱水24小時供應;利用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供應社區內照明用電;選用節水型潔具,加大市政再生水利用,社區內采用雨水回滲回收,綠化噴灌,以達到節水的效果。
將污濁空氣擋在屋外 關鍵詞2 健康 面臨問題
如今,室內空氣污染對居住者的危害越來越嚴重。這種污染主要有物理、化學、生物污染三種類型。空氣物理污染主要是各類可吸入顆粒物,中國標準是PM10,即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的顆粒物,它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引起刺激過敏,誘發肺炎、肺癌等疾病;生物污染包括病毒、細菌、螨蟲等,可引起人過敏、生病;化學污染又稱VOC污染,指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包含300多種物質,人們最熟悉的就是甲醛,嚴重的可以致癌。
解決方案
為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很多綠色住宅大量運用市內空氣新風系統。
例如,室內高位安裝有排風口,地面預留了通風管道,墻壁內設置了通風層,通過房屋內外的壓力差,就能將室內的廢氣排出,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運輸進來,達到自然通風的效果,再輔以機械通風,夏季可將外墻吸附的熱量吹出,冬季則關閉風口,墻內的空氣成為保持室內溫度的自然保溫層;在新風系統中加入過濾、殺菌和增氧等多項處理程序,使室內獲得自然新鮮的空氣;利用戶式溫濕度聯控輻射系統,將室內溫度與濕度保持在一個合適的區間,降低微生物繁殖幾率。
為最大限度降低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在地下室內設置垃圾處理間,利用生物手段對有機物進行處理,將其轉化為園區景觀的有機養料。
創造恒溫恒濕室內環境 關鍵詞3 舒適 面臨問題
很多北方城市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每年的供暖前和停暖后的一段時間,是一年當中最難熬的。屋外艷陽高照,屋內卻寒氣逼人。打開空調暖風,溫度雖然上去了,但吹得人口干舌燥,既不節能,又不舒服。
很多睡眠不好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好不容易入睡,可樓上鄰居的腳步聲、隔壁鄰居的聊天聲卻把自己吵醒;夜半時分,萬籟俱靜,可鄰居起夜沖馬桶后嘩啦嘩啦的管道排水聲卻嚇人一跳。
很多孩子的父母會有這樣的擔心:冬春季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的廣場上玩耍,可東北風呼呼地刮過,很容易令小孩感冒。
解決方案
將水管預埋進天花板的樓板中,通過地源熱泵將水打入地下,利用恒溫土壤為循環水加熱、降溫,這樣循環水回到室內后通過頂棚輻射可以保證室內溫度均勻柔和穩定,實現無噪音、無吹風感的溫濕度環境。
采用浮筑樓板,大大降低樓板的撞擊聲壓級。采取同層排水系統,排水管布置在樓板上,被回填墊層覆蓋后有較好的隔音效果,從而使排水噪音大大減小。在客廳、餐廳以及主臥里布置柔和的泛光燈帶,大量使用了LED節能燈,以營造一個舒適的室內光環境。在屋頂設置花園,既能發揮保溫隔熱作用,又能為業主提供一個不錯的休息場所。在陽臺設置種植花草的箱體構件,陽臺植物不僅增添生活情趣,還有遮陽隔熱的作用。
通過專業軟件對微環境和建筑自身進行電腦模擬分析,考慮建筑與環境之間、建筑與建筑之間、樹木與建筑之間、建筑自身形態等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的陽光、風、水。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陽光加熱建筑和室內空氣,在夏季最大限度地控制陽光對居住舒適和節能的負面影響。同時還可量化判斷室外風環境和聲環境,并利用園區綠化種植和其他手段使室外風聲和噪聲降低到人體感覺舒適的程度。
下一篇:臨沂出新規 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須使用節能門窗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