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從
鋁錠到
鋁型材、高精度
鋁板帶箔、機動車配件,從鎂錠到鎂鑄件、
鎂合金連軋
板材乃至航天等領域的配套型材——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了解到,“十二五”開局之年,運城市鋁鎂
深加工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運城市擁有
氧化鋁、
電解鋁、金屬鎂的產能優勢,但過去的深加工率嚴重不足,資源優勢并沒有體現為經濟優勢。依托河津、永濟、解州、平陸4個鋁工業園,依托聞喜、萬榮兩個鎂工業園,我市目前已在鋁鎂產品深加工上取得可喜突破。
河津市圍繞中鋁山西企業和華澤鋁電公司多品種氧化鋁,發展鋁的深加工產業,鋁工業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氧化鋁產能220萬噸,氧化鋁深加工產品產能達15萬噸。今年,該市投資32億元,實施了神通鋁業15萬噸
鋁板帶箔等13個項目。“十二五”末,河津市有望成為全國重要的鋁深加工基地。
聞喜縣建立了鎂業深加工園區,規劃了工業區、科研中試區、綜合服務區;以銀光鎂業為龍頭,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加快鎂合金深加工技術研發,計劃在“十二五”末形成以汽車輪轂、鎂合金鑄件、高速列車型材、紡織機械盤頭、軍工產品、鍛材、板材等產品為主的完整的鎂合金深加工產業體系,努力成為全球鎂合金深加工產品產量最大、競爭能力最強的鎂業之都。目前,銀光鎂業集團已研發生產了七大系列100余種鎂深加工產品,軍用鎂粉、輕量化導彈外殼等產品已挺進軍工領域;承擔國家、省級科研攻關項目十余項;正在實施年產200萬只鎂合金汽車輪轂
生產線項目。
變“加工材料”為“材料加工”,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變產品優勢為品牌優勢,我市鋁鎂工業正由原材料主導型向深加工主導型轉變,由低關聯度主導型向高關聯度主導型轉變。預計到“十二五”末,運城市鋁鎂深加工產業將形成年產氧化鋁350萬噸、電解鋁120萬噸、金屬鎂65萬噸的生產規模,加工率達80%,深加工率達6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