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雨水通過回收循環系統再次利用到花草灌溉;深井打入地下數十米進行能量轉換,使室內冬暖夏涼……記者昨日從長沙市住建委舉行的
綠色建筑知識培訓班上獲悉,長沙已有19個項目獲國家住建部和市級批準綠色建筑試點示范,
可再生能源建筑項目現已開工300余萬平方米。
據市建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建筑全壽命周期是從建筑項目的選址開始,到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運行維護及改造,直至拆除回用的全過程。較普通建筑而言,綠色建筑初期建造增量成本約為每平方米100元至400元,但從全壽命周期成本核算來看,綠色建筑建成后的運行成本大大下降,使用舒適度和環境也更為優質。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綠色施工方式每平方米能耗可減少約20%,水耗可減少63%,木模板消耗量減少87%,施工垃圾減少91%。
據了解,作為“全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長沙正在大力推廣
太陽能光熱、
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計劃到2012年末完成3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
太陽能光熱應用、3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地源(土壤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等)熱泵應用。目前,長沙共有19個項目獲國家住建部和市級批準綠色建筑試點示范,如簡牘博物館門前地下停車場采用地下光導技術,38個導光筒將日光導入室內,可為室內照明節省大量電能。大約兩三年后,隨著試點項目的陸續完工,一大批綠色建筑將展示在市民面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