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太陽方位主要位于東面偏北方位,傍晚太陽方位主要位于西面偏北方位,而且此時太陽的高度角很小,太陽光線是斜射到玻璃幕墻上,因此應在東北面及西北面設置遮擋斜射的太陽光的垂直遮陽系統(如圖2);

上午十點至十一點左右及下午十三點至十四點左右,太陽主要位于東南方位及西南方位,此時太陽高度角在中等,因此應在東南方向設置水平及垂直的綜合遮陽系統(如圖3);

在上午九點及下午十五點左右,太陽主要正東及正西方位,太陽高度角在40°~50°范圍,此時應設置擋板式遮陽系統或水平遮陽系統來遮擋太陽光照射到室內(如下圖4)

對于不同建筑不同方位應選擇不同的遮陽方式,減少強烈大陽光直射室內,降低室內溫度,以節約空調費用的作用,但建筑外遮陽設計除了遮陽陽光外,還需滿足人們對美學和建筑效果的追求。下面通過深圳市嘉里建筑中心二期的外遮陽構件設計形式來介紹遮陽板設計在遮陽效果與建筑效果結合的運用。
四、遮陽板設計遮陽效果與建筑效果的結合工程實例(深圳市嘉里建設廣場二期項目外遮陽板介紹)
嘉里建設廣場二期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益田路與福華路交叉口,正負零以上共 41層,建筑總高度200米,總建筑面積約103000平方米。其中塔樓南面隨玻璃面板垂直分格采用三道垂直遮陽鋁板,遮陽板懸挑玻璃面450mm,(見下圖一)。

塔樓北面垂直方向設置懸挑320mm的垂直遮陽板,考慮建筑的整體效果,每層在樓層在結構部位均設置了一道水平遮陽板(見下圖二)。

東北面及西北面設置懸挑320mm的垂直遮陽板,同時,水平方向設置漸變的水平遮陽板板,靠北面部分水平遮陽從無到有,從懸挑100mm到南面為450mm。(見下圖三)。

西面及東面開始往南面設置懸挑尺寸漸變的垂直遮陽板,靠近南部最大垂直遮陽為320mm,第二道垂直遮陽為290mm,第三道為260mm,逐漸遞減,直到垂直遮陽懸挑110mm,然后直接為豎向隱框玻璃幕墻(見下圖四)。

總之,遮陽的設計除了具有減少或阻止強烈太陽光直射室內,減少太陽熱量進入室內,減低室內溫度,以節約空調費用外;輕巧美觀并附有形象變化的建筑遮陽系統還能為建筑外觀增添藝術形象效果,體現現代建筑藝術美學氣息。
五、結束語
遮陽措施是解決建筑透明圍護結構隔熱問題,調節室內光、熱環境的有效措施,建筑遮陽技術目前已經開始逐步推廣使用。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大量公共和居住建筑的涌現,相信越來越多的現代建筑將采用各種各樣的遮陽系統,并在設計階段就應被集成進去。遮陽系統為改善室內環境而設,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在考慮建筑節能減排的當代事情,遮陽系統將是建筑最新和最有潛力的一個發展分支。
參考文獻
[1]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 GB50176-93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 趙西安,《玻璃幕墻遮陽板設計》
[4] 熊建明,《玻璃幕墻建筑節能的技術分析及其經濟分析》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