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汶川特大地震已過5年,災后重建工程質量如何,是否經受住蘆山地震的考驗,未來建筑抗震設防著力點何在?
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研究員曾德民,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羅開海和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系教授馬東輝日前接受記者采訪,一一作答。
記者:汶川地震后新建房屋質量,是否經受住蘆山地震的考驗?
馬東輝:蘆山地震前,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的汶川地震恢復重建工程質量檢查情況看,災區恢復重建工程質量是受控的,結構安全性能夠得到有效保證,抗震性能普遍有較大提高。
蘆山地震后,根據對災區房屋的應急評估情況,所評估的汶川地震后新建公共建筑其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其建筑損傷主要以填充墻、隔墻、室內吊頂等非結構構件破壞為主。可以看出,汶川地震后嚴格按照工程建設標準建設的建筑工程,達到了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同時,經過抗震加固的房屋也有較好表現,而采取隔震技術的建筑工程更表現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汶川地震后,農村老百姓的抗震意識有一定增強,農民自建房開始采用圈梁、構造柱、現澆板等抗震措施,其施工質量和抗震性能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從蘆山地震的評估結果看,一些建造相對規矩、采取了相應抗震措施的自建房還是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
災區破壞較多的農房分為兩類,一是幾乎沒有設防或設防水平較低的老舊房屋,二是農民自建但結構形式不合理、建筑材料強度偏低的房屋,這也是農房發生地震破壞的主要原因。
記者:有一種說法,汶川地震后,重建建筑都是按照“8級抗震、9度設防”的要求設計施工。此次蘆山地震,震級為7級、震中烈度在9度左右。按照常理,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理應成為這次地震的“生命之舟”,可是,連汶川地震的災后重建項目也不抗震。您怎么看?
羅開海:這種說法存在很大偏差。
一是混淆了震級和烈度的概念。震級反映的是一次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物理量,烈度反映的是地震中地面震動強度和造成破壞程度的物理量。一次地震震級只有一個,而烈度會隨距離震中的遠近、局部場地條件的差異乃至局部地形的變化而不同,從而在一次地震中不同地區可形成不同的烈度。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是以地震烈度為標準,而不以地震震級為標準。
二是錯誤理解了蘆山地震災區震前設防標準。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國地震局發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第1號修改單》,雅安市抗震設防烈度仍為7度,蘆山縣、天全縣抗震設防烈度仍為7度半,寶興縣由7度半調整為8度。可以看出,蘆山地震災區震前設防要求并沒有“9度設防”的規定。
三是對震害實際情況不夠了解。根據評估,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公共建筑,在遭遇烈度超過當地設防烈度的情況下并未出現倒塌事件,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達到了震前的設防目標。
四是對房屋破壞標準的認識有誤。為了保證建筑抗震性能,我國建筑抗震設計采用“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設防目標,即在遭遇大震無法避免破壞的情況下,使建筑的次要部位、次要構件先發生破壞,從而消耗地震能量,保護主體結構安全,確保建筑不發生倒塌。在地震后,一些建筑的填充墻、隔墻和裝修吊頂等非結構構件發生破壞,給人“建筑不抗震”的感官印象,但實際上主體結構受到保護并未受損或受損有限,經過抗震加固或簡單修復仍可使用。
記者:通過這次開展蘆山地震房屋建筑應急評估工作,對今后我國的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有什么建議?
曾德民:通過這次應急評估,建議政府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抗震設防方面開展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應加快工程抗震管理的法規建設。當前我國缺少一部專門針對工程抗震設防工作的法規,國家應立項并加緊制定《建設工程抗御地震災害管理條例》,將多年來工作實踐中形成的經驗和制度成果上升為法規,并通過立法完善制度和措施,為工程抗震工作的深入穩定開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撐。
二是重視并加強城市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和抗震加固工作。國家應投入資金和人力,可首先在高烈度區組織開展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調查工作,摸清底數、排查隱患,并逐步采取抗震加固等措施。
三是要積極推廣隔震等建筑抗震新技術。隔震技術具有隔斷地震能量向上部結構傳遞、降低主體結構地震作用的特點,不僅能保證室內人員安全,還能保護室內的設備設施,從而保障使用功能不中斷。這次蘆山縣人民醫院采用隔震技術,在地震中表現優良,震后很快投入使用,為醫療救助和穩定受災群眾情緒起到很大作用。應鼓勵學校、醫院、重要辦公建筑在建設時采用隔震技術,以提高工程抗震性能。
四是要進一步提高村鎮建筑抗震設防能力。汶川地震后部分村鎮自建房屋的建造已經采用了專門圖紙和工匠施工,雖然建設過程不完全規范,但工程質量和抗震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除了考慮一定的監管措施外,由于在一個區域的村鎮自建民居,其戶型和使用功能要求接近,便于技術指導和管理工作,要大力推廣示范工程和標準圖集的使用,以期在短期內取得好的效果。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要科學、穩妥實施受災地區新建和抗震加固工程項目,采取有效的工程質量監管措施,不要趕時間,工程進度一定要服從工程質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