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玻璃幕墻是當代的一種新型墻體,它賦予建筑的最大特點是將建筑美學、建筑功能、建筑節能等因素有機地統一起來,能夠使建筑物從不同角度呈現出不同的色調,隨陽光、月色、燈光的變化給人以動態的美。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陸續開始在公共建筑(詞條“公共建筑”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上使用玻璃幕墻,尤其是隱框和半隱框玻璃幕墻的使用,讓城市更加美麗生動。
隱框和半隱框玻璃幕墻是一種立柱或橫梁全部或局部隱藏于玻璃內表面的圍護結構,從建筑物外側或遠處看,幕墻整體光學、美學效果更優異。隱框和半隱框玻璃幕墻依靠硅酮結構密封膠將玻璃面板(詞條“玻璃面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與鋁型材副框粘接在一起,因此,對粘接性能及粘接耐久性的要求更高。
至今許多服役十年以上的玻璃幕墻已超過硅酮結構密封膠的質保期限,因此,對既有玻璃建筑幕墻進行安全檢查顯得尤為重要,其中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接安全是檢查的重點。
然而,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接作用與傳統的機械連接有著較大的差別,它的粘接機理更復雜,一旦固化使用后,檢測工作便非常有難度。雖然,頒布了一系列安全檢查規定和管理辦法,但由于我國缺乏相關檢測技術,導致玻璃幕墻粘接安全檢查工作一直處于靠人為觀察的初級階段,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檢查結果的可靠度較低。
2009年起,我院著手開展玻璃幕墻粘接可靠性檢測技術的研究和相關標準規范編制工作,自行研制了玻璃幕墻粘接性能現場檢測設備,建立了較系統的玻璃幕墻粘接可靠性檢測方法,并與多家研究院所、檢測機構、幕墻企業、硅酮結構密封膠生產廠家共同在編建工行業工程標準《玻璃幕墻粘接可靠性檢測評估技術規程》。本文對玻璃幕墻粘接可靠性檢測技術和結果評估方法進行簡要概述。
2. 玻璃幕墻粘接材料檢測技術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1]中規定隱框和半隱框玻璃幕墻,其玻璃與鋁型材的粘結必須采用中性硅酮結構密封膠。因此,玻璃幕墻中硅酮結構密封膠的性能將直接關系到玻璃幕墻的粘接可靠性。
硅酮結構密封膠產品的性能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于1996年,頒布《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GB16776[2]用以規范硅酮結構密封膠產品質量。
然而,已經在玻璃幕墻上使用的硅酮結構密封膠因其已經固化成型,不再容易被制成標準試件,因此,它的檢測工作一直沒有系統化、可操作性強的標準規范作為依據。
對于玻璃幕墻粘接材料的檢測應包含:尺寸測量、硅酮結構密封膠物理性能、硅酮結構密封膠化學分析等材料基本性能檢測。
2.1硅酮結構密封膠尺寸測量
其中硅酮結構密封膠尺寸直接關系到玻璃幕墻粘接質量是否滿足JGJ102的幕墻結構計算要求。尺寸測量應測量硅酮結構密封膠的寬度、厚度,檢測結果應與玻璃幕墻設計計算書進行復核。
2.2硅酮結構密封膠物理性能檢測
邵爾A硬度是反映硅酮結構密封膠材料性能和老化程度的較直觀檢測指標。需對玻璃板塊的硅酮結構密封膠進行切取,然后使用邵爾A硬度計進行測量。檢測結果應按照GB16776中邵爾A硬度的技術要求進行評判。
硅酮結構密封膠力學性能的檢測可按照廣州白云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建立的現場取樣再粘結測試的方法,即對玻璃幕墻的硅酮結構密封膠進行取樣,試件長度為50mm,寬度和厚度應盡量大,然后使用超高強度硅酮結構密封膠將切取的試件與基材進行再粘結,經標準試驗養護后,用力學試驗機進行檢測,可得到玻璃幕墻的硅酮結構密封膠最大拉伸強度和拉斷伸長率。檢測結果應按照GB16776中23℃下拉伸性能的相關技術要求進行評判。
2.3硅酮結構密封膠化學性能檢測
針對某些玻璃幕墻工程未按照規范要求使用硅酮結構密封膠作為粘接材料,進而引發粘接安全問題的情況。我們認為對玻璃幕墻粘接材料除應進行物理力學性能檢測外,還應對其化學成分進行檢測。化學成分檢測可有效鑒別玻璃幕墻粘接材料是否為硅酮類產品。
我們對玻璃幕墻的硅酮結構密封膠進行取樣,運用紅外吸收光譜檢測技術對現場取得的樣品進行分析測試,可定性判定玻璃幕墻是否使用硅酮膠進行玻璃板塊粘接。
3. 玻璃幕墻粘接性能現場檢測技術
玻璃幕墻的粘接可靠性除應對粘接材料本身進行檢測外,還應對玻璃幕墻粘接性能進行現場檢測。現場檢測是最能真實反映玻璃幕墻粘接情況的檢測方法,可直接得到玻璃幕墻粘結強度、粘結破壞情況以及粘結破壞面積等結果。
目前,可操作性較強、檢測結果可靠度較高的玻璃幕墻粘接性能現場檢測方法有:氣囊法、推桿法、吸盤法、多吸盤法、切割拉拔法。其中,氣囊法、推桿法、多吸盤法均為現場無損檢測方法;吸盤法、切割拉拔法為現場局部破損檢測方法。對于現場局部破損檢測方法應在檢測完畢后對檢測單元進行修復及固定。
3.1氣囊法
氣囊法的原理是通過使用氣囊加壓對被測玻璃面板內側產生推力,從而模擬均勻風壓作用,以檢測被測玻璃面板與框架之間粘接用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接性能。氣囊法是一種在玻璃幕墻室內進行的最接近玻璃幕墻風壓作用的檢測方法。該方法需安裝位移測量裝置,通過測量硅酮結構密封膠的位移量來表征玻璃幕墻粘接情況。
氣囊法檢測設備由氣囊(氣囊尺寸應與玻璃幕墻被測面板相同)、氣囊加壓裝置、壓力測量裝置及位移測量裝置組成。氣囊法檢測設備安裝示意圖如圖1。

氣囊法可對被測玻璃面板逐級加壓至標準風壓,并測得標準風壓下硅酮結構密封膠的位移值Cs。按照JGJ102計算公式,可計算得到標準風壓作用下,硅酮結構密封膠的允許位移量。將檢測所得位移量與JGJ102計算所得位移量進行比較。當檢測所得位移量大于JGJ102計算所得位移量時,我們認為硅酮結構密封膠超出其彈性(詞條“彈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區間,即當玻璃幕墻受標準風壓作用時,出現老化失效、粘接失效的可能性較大,不再滿足JGJ102要求。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