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結構膠的正確施工工藝是:清洗→涂底涂液(如需要)→注膠→修整→記錄與標識→養護。清洗工序對結構膠的粘接(詞條“粘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結構膠施工的質量。但是,有些情況下,清洗正確后,還是會出現基材(詞條“基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與結構膠不粘接的情況,如何解決?那么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硅酮結構膠施工中關于涂底涂液工序的內容。
什么情況下需要涂底涂液?粘接性試驗結果要求使用底涂液或者某些基材表面與結構膠粘接速度慢以及粘接不良的情況下,比如低溫環境、某些噴涂鋁材等。
底涂液作用是什么?底涂液是一種高化學活性的溶液,其主要成分的分子中含有兩種不同的官能團,其中一種官能團可以和基材上的官能團反應形成化學鍵;另一種能和密封膠上的官能團形成化學鍵,從而起到一個架橋作用,使基材和密封膠緊密粘接起來。
使用底涂液會影響粘接強度嗎?不影響粘接強度,因為當結構膠與基材粘接良好的情況下,粘接體系破壞時候,從結構膠內部破壞,最后體現的都是結構膠自身強度。
如何選擇底涂液呢?每個結構膠廠家都有與自家產品配套的底涂液產品供客戶選擇。
選擇底涂液后,我們該如何涂底涂液呢?不同廠家的底涂液,固化時間和操作要求會有一定差異,應嚴格按照廠家推薦的工藝進行施工。對于廣州白云的PR101底涂液,我們推薦:用少許底涂液沾濕白棉布,然后在待粘基材表面(已經清洗好的)涂上一層薄而均勻的底涂液,PR101底涂液不能涂抹過厚,只要潤濕過就好,太厚有可能在基材表面形成粉狀物,影響粘接效果。

在涂抹底涂液30分鐘內進行打膠(詞條“打膠”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可獲得最佳粘結效果。此外,底涂液中的成分活性很高,很容易與空氣中的水發生反應,應注意密封保存,防止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下失效。如果底涂液變渾濁,說明活性成分已經水解或部分水解,應停止使用。
結構膠涂底涂液工序,此工序能夠改善基材與結構膠的粘接性和粘結速度,使結構膠能夠更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表面處理的材料和各種施工環境條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