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門窗行業備受矚目的新星莫過于:“智能門窗”。在很多大片里,遙控輕輕一按,或者人靠近門窗通過視網膜智能系統一掃,門就開了。這樣科技感十足的門窗隨著時代發展,已經悄然步入普通百姓家。然而智能門窗的火熱雖然促進了很多企業進行研發。可是相對而言比起奇特智能家居,門窗這一塊還是較為初級階段。
一、偽智能冒充智能
什么樣的產品是偽智能?所有僅內置無線網絡模塊便聲稱智能家居的產品都是偽智能。比如,市場上大多數智能電視都是偽智能,或者說它的智能化程度還處在非常低的階段。只不過通過互聯網實現了手機操控、內容共享,把原來的傳統遙控換成了手機遙控,在真正的體驗上并沒有太多智能化的改變。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空調以空調為例,包括市面上新推出的智能空調,它只是在傳統空調技術升級的基礎上添加了智能模塊,而這個所謂“智能”的最大賣點也只不過是實現了智能手機的遠程操控,即便是語音操控也只是非常基礎的智能操控技術。但是你會看到這類單品在市場上依然有較大的消費人群。因為在門窗發展初期,智能的噱頭的確能夠迷惑不少消費者。
二、為了智能而智能
此外,還有一種偽智能叫為了智能而智能,產品設計與用戶需求完全不對稱。比如現在一些做“智能門鎖”的廠商,在鎖內置入wifi模塊,用手機控制門的開關。試想一下,在你出門時或者回家時,人已經走到門前了,何必再掏出手機來開門,鑰匙或者指紋不是更方便嗎?所以說手機操控門鎖基本上是個偽需求,所以才出現偽智能的產品。但是消費者對門窗的概念還一知半解,很容易被這些概念繞進去。
互聯網企業走的是資本路線,靠概念和股市吸引風投,靠低廉價格戰略市場,而非靠產品本身賺取利潤。以包裝出的概念打造單品,很容易便能夠賺走消費者的錢。但對門窗行業來說,這些錢都是“快錢”,長遠來看并不利于行業發展。一旦整個行業次品攪亂之后,失去公信力就很難在市場重新樹立起口碑,千里堤壩,毀于蟻穴不無道理。
三、自助研發是重點
如今,門窗領域的參與者眾多,若想從中分一杯羹首先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既自己在這條產業鏈中該扮演何種角色。以產品核心的企業如果跟資本運作的互聯網企業展開競爭,難免會陷入價格戰的陷阱,完全沒有勝出機會。而隨著門窗市場的升溫,如何真正去這個市場分一口蛋糕,關鍵技術核心掌握才是王道。對于門窗企業而言,單純依靠生產只是一種低端生產鏈,自己研發和設計才是產業鏈接更有力的發展。
對于門窗行業而言,傳統門窗雖然依舊占據優勢,可是就目前發展來看,智能門窗依舊是行業熱點。對于智能門窗,企業何時入市都需謹慎。產品成熟后入市,已失去搶占市場先機,未成熟入市,前期風險太大。這些都值得門窗企業去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