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依托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和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7月底通過了由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建設驗收。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院士為組長的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實驗室超額完成了建設計劃任務,研究方向正確,重點突出,成果豐碩,特色鮮明,實現了建設目標。
“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玻璃行業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解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需的玻璃新技術領域的重大關鍵課題,引領玻璃行業科技發展方向。”驗收專家組表示。
據介紹,實驗室自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以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等依托單位投入近億元,新增設備77臺套,新增實驗室面積8000平方米,建立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緊密圍繞高品質浮法玻璃技術、節能減排技術、玻璃功能膜材料設計和鍍制技術、玻璃新材料4個方向,開展了前沿、共性、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在電子信息顯示用超薄玻璃、光伏玻璃、超白超薄玻璃、玻璃節能減排技術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居國際前沿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類獎8項,發表論文44篇,授權發明專利45件,擁有研究人員84名,其中國家“千人計劃”3名,博士11名,碩士27名。
驗收專家組認真審閱了實驗室的建設計劃任務書和建設驗收申請報告,出具了驗收意見,并建議進一步凝煉研究方向,進一步加強用窯爐尾氣預熱原料技術的研發,提升實驗室發展目標,原創性地開發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浮法玻璃技術,努力建成引領行業進步的國際一流實驗室。
與會人員還實地考察了實驗室,參觀了以實驗室研發的科研成果成功產業化的案例——電子信息顯示超薄玻璃基板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