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專區首頁 公司簡介 企業動態 產品展示 工程案例 資質榮譽 工作機會 銷售網點 參展預告 聯系方式
 
 企業動態
玻璃建筑能耗過高
發布時間:2009-8-3 16:14:17    瀏覽次數: 17287 次
  
深圳玻璃建筑能耗過高
鄒先生是深圳某物流公司的老總,公司今年搬到深圳CBD某高檔寫字樓辦公,本月收到的電費單讓他吃驚不小。公司今年6月份空調電費與去年同期比高了一倍,500平方米的辦公面積空調電費近10000元,相當于每月每平方米要交電費20元。管理處的解釋是:該寫字樓屬全玻璃幕墻大廈,夏季室內冷氣蒸出量大于其他建筑,因而單位面積電費開支也大。

走訪深圳多個玻璃幕墻建筑發現,這些“玻璃盒”建筑物幾乎都是耗電大戶。“玻璃盒”建筑特殊的外立面讓它們成為最能吸收太陽熱能的建筑,同時也最能蒸發冷氣的建筑。此外全玻璃大廈還有光污染和外墻養護難的缺點。有關專家表示,過多的玻璃幕墻建筑會加劇城市熱島效應。城市規劃要從源頭上控制“玻璃盒”建筑,讓城市高層建筑走上節能、環保、親民的軌道。

玻璃樓耗能是普通建筑4倍

開車行駛在羅湖人民路和深南路羅湖段、福田段、深圳CBD所在區域,晶瑩剔透的玻璃幕墻是眾多高層建筑最為流行的“時裝”。地王大廈、國貿大廈是深圳第一代全幕墻寫字樓,而金光華、萬象城、中信大廈、大中華等是深圳近年涌現的標志性全幕墻大廈。一幢幢秀麗挺拔的高樓大廈,絕大多數都穿上了裁剪各異的“玻璃裝”。在深圳CBD區域,這里的玻璃大廈最為密集。

深圳是我國玻璃幕墻工程最多的城市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約有10層以上玻璃幕墻建筑近800棟。在很多發展商的眼中“玻璃幕墻”幾乎成為“現代時尚”和“國際化城市”的代名詞。

真正了解這些玻璃盒建筑的人們卻是另外一種看法。“在玻璃大廈上班,我們總感到有一種壓力和緊張。”在深圳CBD某寫字樓24層上班的白領趙小姐說。“高層玻璃大廈租金和電費開支是個不小的數字。”在某高層大樓辦公的一家物流公司總經理梁先生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住在“玻璃大廈”里的人們發現,盡管玻璃看上去輕盈亮麗,但保溫性能差、能耗大,而且大多數玻璃幕墻都不能開啟,通風效果差,大樓的運行費用居高不下。

處于直射或當陽的玻璃樓,其耗能是普通建筑的4倍以上。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俊耀表示,研究人員曾做過一個測算,夏天“玻璃盒子”建筑每5平方米的采光面積就需要用一匹的空調來抵消,而普通建筑20平方米的面積才需要用一匹的空調來降溫。據統計,目前深圳的建筑能耗已占全市總能耗的1/4,超過工業、交通、農業等其他行業,成為深圳能耗的首位,其中公共建筑能耗又占深圳建筑總能耗的“大頭”。在高樓林立的深南東路金融區和深圳CBD區域,許多全玻璃幕墻寫字樓都列入深圳用電大戶名單上。據深圳媽灣電廠一位工程師透露,深圳中心區某大型高級寫字樓一年的耗電量相當于媽灣電廠發電量的一半。

高層玻璃幕墻近年成為安全隱患區。據安監部門介紹,近年深圳因清洗高樓作業引發的高墜死人事件屢有發生。每到臺風季節,安監部門都要管理部門檢修外立面玻璃,檢修難度和工作量相當大。

玻璃樓也是城市光污染的重要來源。研究顯示,一幢幢矗立在馬路兩側的玻璃幕墻,就像一面面巨大的鏡子,其產生的光反射,極易誘發意外交通事故。我市多個玻璃樓集中的路面也成為烈日駕車的高風險路段,包括人民南國貿路段、深南中路地王路段、深圳CBD多個路段。而如果人們長期受到玻璃幕墻的“白光污染”,還會誘發某些疾病。近年來深圳市環保局接到市民對光污染的投訴也直線上升。

發展商為何熱衷“玻璃盒”

玻璃樓除了室內制冷高耗能,在建筑成本上也比普通樓要高出不少。招商地產綠色建筑研發中心主任林武生博士介紹,目前玻璃幕墻每平方米的價格在3000元至6000元,如果是2萬平方米的玻璃墻體最高造價達1.2億元。如果換成實體厚墻,同樣的面積造價可控制在2000萬以內,成本僅為1/6。

如此高昂的建造成本和后續營運成本,為什么發展商還要爭相選擇玻璃幕墻呢?林武生說,有的發展商熱衷請一些國際設計事務所來設計項目,這些設計師就是靠所謂大手筆、大立面來保項目。而節能指標在前期規劃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

林武生說,有的發展商在項目建設前甚至不知道制冷耗電量有如此大。等到知道了,木已成舟,只有把高額的用電成本攤到進駐用戶頭上。

還有一些玻璃盒項目是為了迎合城市設計的“指揮棒”產生的。劉俊耀表示,有的中心地段政府規劃部門就提出要搞標志性建筑,一味追求高檔化、現代化、時尚化。一些設計公司于是在設計上標新立異吸引眼球,靠玩新概念新元素勝出,而建筑的基本功能和節能要求反而忽略。有不少公共建筑流行所謂的“水晶體”及其他怪異結構,就是這樣出來的。

【部門觀點】玻璃幕墻盛行 成高耗能“黑洞”

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盡管深圳在發展綠色建筑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走在全國的前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與新加坡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遮陽、通風、采光等建筑生態技術應用不夠普遍;部分建筑設計過分追求外觀與奇異,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沒有任何遮掩裝置的玻璃幕墻太盛行,全然不顧及建筑物的氣候適應性原則,成為一個個長期高耗能的“黑洞”。

深圳雖然屬于海洋性氣候,具有很好的自然通風條件,但有意識的在規劃與設計中充分考慮利用自然通風的現象并不多見,屬粗放式的建筑設計,大量的公共建筑功能系統設計不合理,“大馬拉小車”現象普遍存在,造成能源的極大浪費。

【專家看法】建筑高能耗開始被淘汰

從廣東省建設廳獲悉,廣東省從2007年4月起全面實施《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細則》,把窗墻耗能指標列入“強制執行”范圍,同時規定新建酒店、辦公大樓等公共建筑一律禁用超大玻璃幕墻。這些規定有助于城市建筑走上節能環保之路。為此采訪了深圳市兩位建筑和規劃專家。

深圳建筑科學院副院長劉俊耀表示,根據《細則》,在廣州、深圳等夏熱冬暖地區,外窗(包括透明幕墻)的窗墻面積比最大不能超過70%。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不應大于屋頂總面積的20%。向陽窗尤其是東、西朝向的外窗或玻璃幕墻,宜采用遮陽措施,包括設計外廊、陽臺、挑檐等方法。為降低建筑溫度,《細則》還建議公共建筑外墻穿淺色“衣服”,以淺色的粉刷、面磚反射掉盡量多的陽光。

劉俊耀表示,按照上述細則規定,某些公共建筑的水晶球屋頂設計就不符合節能標準,頂多只能按屋頂總面積的20%開個“天窗”。還有我市一些大型商場和地鐵出入口采用全玻璃屋頂也是不符合節能標準的。而許多寫字樓、酒店搞全玻璃立面不利于節能環保,按照規定玻璃面積頂多占總立面面積的七成。現在許多建筑一面當西曬,一面還搞全玻璃,也是不允許的。細則要求西曬面要有遮陽措施,不能搞成一面光式玻璃幕墻。

“我們在歐洲考察過,這種四面光的“玻璃盒”建筑很少。歐洲寫字樓一般都有遮檐,既美觀又實用。”深圳市招商地產綠色地產研發中心主任林武生博士表示,清一色的玻璃墻談不上建筑文化,既單調,又冷酷,增加了城市的壓力。在歐洲,有人甚至認為“玻璃盒子”這樣的高耗能建筑是建筑垃圾,正在受到環保人士的批評。

要通過玻璃盒墻體來搞建筑節能是很困難的。劉俊耀表示,一個玻璃盒大樓,動輒十多個億。一旦建成,進行節能改造要花更多的錢,而效果還不好。因此要在招投標上杜絕玻璃盒建筑,引導開發商走節能環保之路。

劉俊耀提出,深圳要全面推行綠色建筑相關技術,通過立法、行政、經濟、財政等各種手段,強制推行外遮陽技術。新建建筑除圍護結構符合節能要求外,還要求必須采取適當的外遮陽技術。

【記者見聞】

透明“大蒸籠” 耗能很驚人


昨天一路走訪中心區發現,多處大型公共建筑物里采用了透光屋頂的設計造型,而在陽光烈日下,這些部位曝曬在日光下,里邊如同一個個“大蒸籠”。

市少年宮主體造型俗稱大坡面,而在大坡面中伸出“頭”來的是個圓柱形的“水晶石大廳”。這個所謂的“水晶石大廳”的立面和屋頂全由玻璃做成,整個夏季處于西曬中,里邊溫度完全像個“大蒸籠”。

深圳圖書館和深圳音樂廳是深圳中心區標志性的文化建筑,這兩個建筑內側的多邊角、異型水晶體設計頗為吸引眼球,但從節能上看這個水晶體卻要吃掉大廈相當比例的能量。

中信廣場建筑以玻璃造型為主,空中連廊和大型擋雨屏都是透明玻璃。烈日下主建筑立面的玻璃反射熱,加上大理石地表積熱,其溫度最高可達60度,有如火爐般灼熱。遠看,整體建筑外觀猶如一艘揚帆起航的旗艦,巋然屹立。而廣場水晶門、大玻璃墻體和屋頂過多的聚熱材料,明顯加劇了廣場的熱島效應

如果從公共建筑節能角度審視,深圳會展中心也是又一個現代時尚的“大燈籠”建筑。據透露,中心營運以來,空調耗電指標一項一直居高不下。深圳會展中心作為一座集展覽、會議、商務、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超大型公共建筑,同時也成為能耗大戶。
本信息由 深圳市瑞恒泰貿易有限公司 發布
公司名稱:深圳市瑞恒泰貿易有限公司
所在地區:廣東 查看電子地圖
主辦: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分會 (Email:almencn@public3.bta.net.cn) ICP證:蜀ICP備10002967號-3
服務熱線 0832-2203290 2203846(tel)   會員服務專線:0832-2203868 0832-2201098(fax)
Email:alwindoor@163.comCopyright © www.gdjia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幕墻網,版權所有 內江市網警支隊備案:51100003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