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白云在線”文章中,白云化工專家組給大家介紹了門窗膠使用過程中固化慢問題的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今天,我們繼續給大家介紹門窗膠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本期“白云在線”我們關注使用過程中膠縫不平整的問題。
門窗膠膠縫出現不平整的現象,根據問題產生的原因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氣泡問題,另一類是起鼓問題。
雖上述兩類問題都會導致膠縫出現不平整現象,但是兩者有本質區別。氣泡問題表現形式在于膠內部有密集或個別氣泡,氣泡處是空心的;而起鼓問題,整個膠內部是實心的,無空心、空穴現象。
我們將分析產生這兩種不良現象的具體原因,并根據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具體如下:
一、氣泡
1. 注膠過程裹入了空氣
間斷、非勻速的注膠操作,容易產生單個的氣泡,或者是門窗膠自身包裝有個別空氣,也可能使注膠過程引入氣泡。
解決辦法:
注膠時應注意連續、均勻,防止產生氣泡和空穴;當注膠產生“噼噼”氣爆聲時,說明包裝內有氣泡,此時要注意注膠時將氣泡位置填塞滿膠后,再進行修整。
2. 泡沫棒破損
外墻接縫密封時,有時可能填塞泡沫棒,如填塞的泡沫棒破損,泡沫棒放氣可能產生氣泡。
解決辦法:
填塞泡沫棒時,應注意保持泡沫棒完好,不能用銳器填塞;泡沫棒需要切開使用的,則要保證切開面背向密封膠一側。
3. 門窗膠與基材起反應
門窗膠進行外墻填縫時,會接觸到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水泥混凝土因配方差異而特性不同,有些配方的材料可能會與門窗膠發生反應,從而產生氣泡。
解決辦法:
施工前為保證材料與門窗膠不起反應,應做相容性測試。

4. 接縫或襯墊材料潮濕
橡膠條、墊片、泡沫棒等材料潮濕,或者是在陰雨天濕氣進入接縫,有可能會導致氣泡問題的產生
解決辦法:
保證接縫及材料的干燥和清潔,避免陰雨天進行注膠。
二、起鼓
膠縫出現起鼓問題,整個膠內部是實心的,因此,一般情況下,起鼓問題不會對密封膠的密封性能造成明顯的影響,只是影響到外觀。
出現起鼓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密封膠未固化到一定厚度時,膠縫無法承受較大的位移變形,這時如位移變形較大,造成膠縫表面的已固化膠層隆起,而產生起鼓現象。
產生膠縫位移變形的原因又可分為以下兩類:
1. 溫差引起的熱脹冷縮
早晚溫差大,門窗尺寸大、顏色深,這些因素會造成接縫位移變形較大。如膠縫在固化前期要承受較大的位移變形,同時環境相對濕度又低,膠縫固化的深度不夠,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導致起鼓現象。
解決辦法:
避免膠縫較大的位移變形,可以采取適當遮陽措施,或者選擇適宜的打膠時間;可以選用固化速度較快的門窗膠;對于已起鼓膠縫,因其密封性能不受影響,可以考慮在表面二次打膠的方法。

2. 外力擠壓所引起的位移
膠縫固化前期應避免外力擠壓,如對膠縫周圍踩踏、撞擊可能會導致膠縫位移量過大而起鼓。
如門窗正反面都需要注膠,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一面充分固化后,再進行另外一面的注膠,應防止因搬動等原因造成膠縫外觀不平整。如果一面未充分固化,擠壓會造成膠縫起鼓。另外,門窗膠未充分固化,搬動或運輸等操作都可能造成起鼓現象。
解決辦法:
膠縫固化前期,避免外力對膠縫的擠壓。
以上是我們給大家介紹的門窗膠使用中膠縫不平整問題的分析和相應解決辦法的建議。下期“白云在線”將給各位帶來門窗膠使用中出現外觀差的問題解答,敬請關注!
回答時間:20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