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隔熱鋁門窗的結構細節我國從2000年開始引進、推廣隔熱鋁門窗,由于其節能特點明顯,并能防止窗框結露及隔音等優勢,以及內外雙色的裝飾效果,在北京地區工程實例中得以迅速推廣。
但在近期,由于相應的法規和標準尚未健全,而且工程業主對這一新型節能門窗的認識深度不足,而導致隔熱鋁門窗專用隔熱條———這一隔熱鋁門窗的核心結構、功能配件的選用及生產制造比較混亂。作為隔熱鋁門窗的使用者、工程項目的發展商、質量監理、結構設計等與隔熱鋁門窗相關的業主及工程技術人員是否對隔熱條及其作用、重要性不甚了解呢?或者是疏忽大意了呢?我們希望有關人員能從三個方面予以關注這個問題。
一是隔熱條基材選擇。歐洲的經驗和教訓已明確肯定隔熱條的基材應采用聚酰胺尼龍(PA66)。因其具備較高的機械強度及耐高溫性能,而且可以充分保證其尺寸精度的穩定性,鑒于此基礎,用聚酰胺尼龍(PA66)為基材的隔熱條在復合加工后可以充分承擔及勝任門窗的受力承載,裝配精度等綜合要求。但目前市場上存在用PVC、尼龍6等其它材質替代PA66的現象,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卻犧牲了強度和耐熱性,這樣很容易造成隔熱鋁門窗的抗風壓性、氣密性、水密性等基本性能的喪失。
二是隔熱條強化物選擇。歐洲在隔熱條的強化物選擇上,30年來一直采用玻璃纖維,因為它可以進一步提高隔熱條的強度。但其材質自身的難加工特性易導致混合難、粗糙度高等問題,所以目前一些國內隔熱條生產廠家為此退而采用石粉、云母、碳酸鈣等普通填充材料進行強化,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隔熱條的強度及熱變形溫度極限,也就大大增加了隔熱鋁門窗的質量隱患。
三是隔熱條基質與強化物的混合性能。歐洲定型于玻璃纖維強化尼龍來制造隔熱條主要是是基于四個主體原因:復合強度(120N/mm)足夠保證隔熱條在整窗中的承載受力要求;外形尺寸精度(0.1mm)保證整窗的裝配精度(0.2~0.3mm);熱膨脹系數與鋁型材相近(2.35*10-5K-1);耐侯性好,充分保障正常極限溫度范圍內(-30℃-80℃)的使用要求。
如果這兩種主材料出現替換或配比偏差(另有一些關鍵輔料不做敘述),那么,以上四個基本條件就必然無法保證,換而言之,那么整窗的壽命與性能也就無法保了。
回答時間:20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