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關閉

×關閉

精彩詞條

人造板

補充:0  瀏覽:16377  發布時間:2012-8-10


  人造板(wood based panel),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為原料,經一定機械加工分離成各種單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膠粘劑和其他添加劑膠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壓制品。主要包括膠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纖維板等三大類產品,其延伸產品和深加工產品達上百種。人造板的誕生,標志著木材加工現代化時期的開始,使過程從單純改變木材形狀發展到改善木材性質。這一發展,不但涉及全部木材加工工藝,需要吸收紡織、造紙等領域的技術,從而形成獨立的加工工藝。此外,人造板還可提高木材的綜合利用率,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3~5立方米原木使用。
  特點
  與鋸材相比,人造板的優點是:幅面大,結構性好,施工方便;膨脹收縮率低,尺寸穩定,材質較鋸材均勻,不易變形開裂;作為人造板原料的單板及各種碎料易于浸漬,因而可作各種功能性處理(如阻燃、防腐、抗縮、耐磨等);范圍較寬的厚度級及密度級適用性強;彎曲成型性能比鋸材好。人造板的缺點是膠層會老化,長期承載能力差,使用期限比鋸材短得多,抗彎和抗拉強度均次于鋸材。但終因木材日缺,人造板被用來代替鋸材的許多傳統用途,其產量也迅速增加。西歐國家鋸材與人造板產量之比已從1950年的20:1下降到1983年的 2.1:1;中國的二者之比,也從1950年的34:1降到1983年的10:1,下降趨勢尚在繼續。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近些年來一種可以替代木質“屋面板”的新型建筑材料---高強防火屋面板已投入生產。其輕質、高強、防火、防水、隔音、隔熱”等,適用于水泥梁廠房、C型鋼廠房、辦公樓、別墅等各種建筑屋面,解決了這些屋面原常用的木質屋面板不防火的難題。
  膠合板、刨花板和纖維板三者中,以膠合板的強度及體積穩定性最好,加工工藝性能也優于刨花板和纖維板,因此使用最廣。硬質纖維板有可以不用膠或少用膠的優點,但環境污染是纖維板工業的嚴重問題。刨花板的制造工藝最簡,能源消耗最少,但需用大量膠粘劑。
  生產工藝
  1、膠合板由蒸煮軟化的原木,旋切成大張薄片,然后將各張木纖維方向相互垂直放置,用耐水性好的合成樹脂膠粘結,再經加壓、干燥、鋸邊、表面修整而成的板材。其層數成奇數,一般為3-13層,分別稱三合板、五合板等。用來制作膠合板的樹種有椴木、樺木、水曲柳、櫸木、色木、柳桉木等。
  2、纖維板是將樹皮、刨花、樹枝等廢料經破碎、浸泡、研磨成木漿,再經加壓成型、干燥處理而制成的板材。因成型時溫度和壓力不同,可以分為硬質、半硬質、軟質三種。
  3、刨花板 是利用施加或未施加膠料的木刨花或木纖維料壓制成的板材。刨花板密度小、材質均勻,但易吸濕、強度低。
  4、細木工板 利用木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廢料,經整形、刨光施膠、拼接、貼面而成的一種人造板材。板芯一般采用充分干燥的短小木條,板面采用單層薄木或膠合板。細木工板不僅是一種綜合利用木材的有效措施,而且得到的板材構造均勻、尺寸穩定、幅面較大、厚度較大。除作表面裝飾外,亦可兼做構造材料。
  5、其他關于人造板制作工藝的解說版本及新興工藝:
  人造板所用原料,除膠合板需用原木外,大部分來自采伐和加工剩余物,以及小徑材(直徑在8厘米以下)。經破碎或削片、再碎后制成的片狀、條狀、針狀、粒狀材料可用于刨花板制造。木片經纖維分離后用于纖維板制造。這樣可使木材利用率較傳統利用方式提高20~25%。70年代開始注意利用樹皮、木屑作人造板原料,但樹皮只能用在刨花板中層,用量不能超過8%,否則會降低產品強度。此外,非木質材料也日益受到重視,除蔗渣、麻稈、等在人造板生產中早已被利用外,已擴大到多種植物莖稈及種子殼皮。
  各種人造板的制造過程都包括下述5個主要工藝。
  切削加工 原材料處理和產品最終加工,都要應用切削工藝,如單板的旋切、刨切,木片、刨花的切削,纖維的研磨分離,以及最終加工中的鋸截、砂磨等。將木材切削成不同形狀的單元,按一定方式重新組合為各種板材,可以改善木材的某些性質,如各向異性、不均質性、濕脹及干縮性等。大單元組成的板材力學強度較高,小單元組成的板材均質性較好。精確控制旋切單板的厚度誤差,可提高出材率2~3%。切削出的刨花形態影響刨花板的全部物理力學性能;纖維形態對纖維板的強度同樣有密切關系。板材最終的鋸切、磨削等也影響產品的規格質量。
  干燥 包括單板干燥、刨花干燥、干法纖維板工藝中的纖維干燥,及濕法纖維板的熱處理。干燥的工藝和過程控制與成材干燥有所不同。成材干燥的過程控制是以干燥介質的相對濕度為準,必須注意防止干燥應力的產生;而人造板所用片狀、粒狀材料的干燥則是在相對高溫、高速和連續化條件下進行的,加熱階段終了立即轉入減速干燥階段。單板及刨花等材料薄,表面積大,干燥應力的影響甚小或者不存在。加之在切削過程中木材組織發生不同程度的松弛,水分擴散阻力小,木材內部水分擴散規律對單板、刨花等就失去意義。
  干燥的熱源,大都是用蒸氣或燃燒氣體。紅外線干燥能量消耗太大,每蒸發1千克水需要5500~18000千焦;而蒸氣干燥僅需4200~5000千焦。高頻干燥優點是被干物料含水率高時的干燥速度快、終含水率均勻,但干燥成本過高。若與蒸氣聯合使用實現復式加熱則有利的。真空干燥不僅費用大,生產效率也低。當以蒸氣為熱源時,每蒸發1千克水分,單板干燥需1.75~2千克蒸氣,刨花干燥需1.8千克左右的蒸氣,軟質纖維板坯干燥需1.6~1.8千克蒸氣。
  施膠 包括單板涂膠、刨花及纖維施膠。單板涂膠在歐洲仍沿用傳統的滾筒涂膠,美國自70年代起許多膠合板廠已改用淋膠。中國膠合板廠也用滾筒涂膠。淋膠方法適宜于整張化中板和自動化組坯的工藝過程。刨花及纖維施膠現在主要用噴膠方法。
  7 0年代末期,歐美一些國家研究無膠膠合技術,較有進展的是使木質素分子活化,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木質素膠合;或者利用木材或其他材料中的半纖維素,經處理使之轉化為膠結物質進行膠合。80年代初,加拿大成功地利用蒸渣制成了無膠刨花板。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東北林業大學也都在進行無膠膠合技術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
  成型和加壓 膠合板的組坯,刨花板纖維板的板坯成型和加壓都屬于人造板制造的成型工藝。木材學對木材構造的研究揭示了木纖維在天然木材中的排列方式有層次性和方向性,因而能承受自然界對木材所施加的一定限度的外力。人造板制造工藝的演變,無疑受到這一認識的影響:刨花板、纖維板板坯層次由單層改變為3層及多層結構;板坯中刨花及纖維的排列也由隨機型趨向于定向型;而膠合板的相鄰層纖維方向互相垂直排列則改善了木材在自然生長條件下形成的各向異性缺點,提高了尺寸穩定性。
  加壓分預壓及熱壓。使用無墊板系統時必需使板坯經過預壓。它使板坯在推進熱壓機時不致損壞。熱壓工序是決定企業生產能力和產量的關鍵工序,人造板工業中常用的熱壓設備主要是多層熱壓機,此外,單層大幅面熱壓機和連續熱壓機也逐漸被采用。刨花板工廠多用單層熱壓機,中密度纖維板制造中使用單層壓機就可以實現高頻和蒸氣聯合使用的復式加熱,有利于縮短加壓周期和改善產品斷面密度的均勻性。
  最終加工 板材從熱壓機卸出后,經過冷卻和含水率平衡階段,即進行鋸邊、砂光,硬質纖維板需經熱處理及調濕處理。過去板材鋸邊都是冷態鋸切,現在也用熱態鋸切法,但決不能采用熱態砂光方法,熱砂會損壞成品表面質量。根據使用要求,有些板材還需進行浸漬、油漆、復面、封邊等特殊處理。
  分類
  人造板的新品種日益增多,其分類方法也隨之不斷變化。常用的分類方法有下述幾種:
  ①按所用樹種分
  有針葉材膠合板、闊葉材膠合板等;
  ②按用途性質分
  有室外用膠合板、室內用膠合板、結構用膠合板、裝飾用膠合板等;
  ③按成型工藝分
  有濕法、干法、半干法纖維板;
  ④按加壓方式分
  有平壓、擠壓、輥壓刨花板等;
  ⑤按產品密度分
  有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刨花板;軟質、中密度、高密度(硬質)纖維板等;
  ⑥按膠合材料分
  有有機膠合人造板、無機膠合人造板等。
  建筑類人造木板分類:
  1、膠合板 亦稱層壓板
  2、纖維板
  3、刨花板
  由于各種人造板之間互相滲透,加上復合板的出現,分類概念逐漸模糊,各種板材之間的界限也將逐漸打破。
  新一代的人造板,其組成單元和結構方式將會按特定的要求經過預先設計制成,產品設計概念將進入人造板工業,復合結構和定向結構尤將經過產品設計。這將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木質材料的利用率并擴大其用途范圍。
  人造板工業所用的材料,也將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此時人造板在數量上和品種上定會急劇增長。現在人造板所用的木質材料可按其形狀從單板直到最小的木纖維分成14種。如果人造板板坯結構由單一型改變為二元型和三元型(即用2或3種不同形狀的木質材料組成板坯),則14種形狀的材料可制出上千種產品。而當前國際市場上的人造板品種僅有64種,中國包括正在試產的品種在內僅18種。已有的產品大都系單一結構。這說明人造板開發的潛力還很大,如果再進一步發展木質材料與金屬、塑料、非金屬礦物等組成的復合結構,則人造板工業的前景將更為廣闊。

其他補充

我來補充: 回答即可得分。若被選為最佳答案,您可獲得更多獎勵分。 馬上登錄 沒帳號?馬上注冊

  注冊登錄后回答,贏取積分!

點擊刷新驗證碼

 
4734 詞條
  NOBODY發布的更多詞條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