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精彩詞條連續梁
補充:0 瀏覽:10227 發布時間:2012-12-17
在建筑、橋梁、航空以及管道線路等工程中,常遇到一種梁具有三個或更多個支承,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不靜定結構,稱為連續梁。簡稱連梁,建筑學中用大寫字母LL表示。
詳細解釋 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支座的梁。連續梁有中間支座,所以它的變形和內力通常比單跨梁要小,因而在工程結構(如橋梁)和機件中應用很廣。 連續梁屬靜不定結構,可用力法求解其中的內力。具體方法是,對n跨連續梁(圖1a),將它在每個內部支座處斷開,化成n根簡支梁,并以各支座處的彎矩Μi(i=1,2,…,n-1)為多余的未知內力,就得到一個力法的基本系統(圖1b),而每個內部支座左右兩根梁形成一個單位系統(圖2)。 根據轉角的連續條件,支座左右梁端的轉角應該相等,即θ=θ,運用單位載荷法計算該轉角,可得到力法的方程組。對于用同一材料制成的連續梁,這組方程為: 式中Li為第i個跨的跨距;Ii為第i個跨上的梁截面的慣性矩(見截面的幾何性質);i是第i個支座的單位系統中各外載荷(集中力、分布力、力矩)的函數,外載荷給定后,它就是確定的。由于每個方程中含有三個支座力矩,所以這個方程組稱為三彎矩方程組,簡稱三彎矩方程。它的系數矩陣為三對角線矩陣。通過上述方法得到的三彎矩方程,便于在數學上求解(見變形分配法)。 最早得到三彎矩方程的是法國的 B.P.E. 克拉珀龍(1849)和H.貝爾托(1855),他們得到的方程組只適用于支座等高、跨距相等并受均布橫向載荷的連續梁。后來德國的H.舍夫勒等人將方程組推廣到支座不等高的情況。法國的J.布雷斯進一步又推廣到跨距不等并且載荷任意分布的情況。20世紀初,捷克斯洛伐克的K.A.恰利謝夫和美國的H.克羅斯為便于工程運用,又提出逐次近似的力矩分配法。50年代后期以來,發展出用有限元法解連續梁的多種標準程序。 連續梁懸臂澆筑的技術要求 一、 掛籃設計除應符合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要求外,尚應符合以下規定: 1 掛籃總重量的變化不應超過設計重量的10%。 2 梁段混凝土澆筑及走行時的抗傾覆安全系數、自錨固系統的安全系數,均不應小于2.0。 3 掛籃底模懸吊系統使用精軋螺紋鋼筋作吊桿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二、 墩頂0號塊托架施工時,應對各部件的焊接質量進行重點檢查。 三、 掛籃拼裝和拆除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掛籃桿件及使用的機具設備(如千斤頂、滑道、手拉葫蘆、鋼絲繩等),應進行檢查,不合格的嚴禁使用。 2 掛籃拼裝應對稱進行,構件及時穩固,聯為一體,防止傾倒傷人。 3 掛籃作業平臺應掛安全網,四周設圍欄,上下應有專用扶梯。 4 如需在掛籃上增加設施(如防雨棚、防寒棚、立井架等)時,必須對掛籃的整體穩定性進行檢算,不得損害掛籃結構及改變其受力形式。 5 掛籃拼裝過程中,嚴禁隨意對螺栓孔進行切割擴孔,確需擴孔時,必須征得掛籃設計單位同意。嚴禁在精軋螺紋鋼筋吊桿上進行電焊、搭火,所有精軋螺紋鋼筋吊桿必須使用雙螺母鎖緊。 6 掛籃現場組拼后,應全面檢查安裝質量,并進行載荷試驗,以測定掛籃變形量,消除非彈性變形。預壓過程中如發現局部位置變形過大,應立即停止加載,及時查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 7 掛籃拆除應按要求順序對稱拆除。 四、 懸臂澆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掛籃的錨固系統、吊掛系統和限位裝置等進行全面檢查。 2 梁段應對稱澆筑,不平衡重不得大于設計容許值。 3 合龍段、體系轉換施工應按設計等有關規定的要求執行。 五、 橫向預應力張拉應設吊籃工作平臺。 六 掛籃移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滑道應鋪設平順,并按要求做好錨固。 2 掛籃行走前檢查走行系統、吊掛系統、模板系統。 3 墩兩側掛籃應對稱移位,尾部設制動裝置,移動速度應控制在0.1m/min以內。掛籃移動到位后應及時錨固,前吊桿、后錨桿的錨固力應調試均勻,前端限位裝置應設置牢固。 4 遇有雷雨、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嚴禁移動掛籃。 七、 拆除臨時支座時,除符合高處作業的安全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置環墩工作平臺及安全爬梯。 2 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處操作,并應佩戴護目鏡、口罩等安全防護用品。 3 橋下應有人員警戒,嚴禁人、車、船等通過警戒區。 八、 跨越電氣化營業線鐵路施工時,必須制定掛籃防電安全方案并由專業防電公司實施。 九、 掛籃懸臂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滑道、主桁節點、錨固和吊掛和模板等系統的日常檢查,并注意不平衡力矩的控制,確保施工安全。 其他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