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暖通空調專家潘云鋼認為,在通常情況下,玻璃的熱工性能總是不如實墻。因此,對于玻璃幕墻建筑,即使是在美國或者歐洲,其使用也是有一定條件的,那就是要求達到同類建筑的能耗標準。
據介紹,玻璃幕墻建筑要實現同樣的能耗標準,通常有兩種做法:加強內部的保溫措施,減少透明部分面積,由此減少采暖空調的負荷;當不得已需要大面積的透光時,則采用加強幕墻的熱工性能,通常采用高性能玻璃(如Low-E玻璃、雙層幕墻)等措施。
潘云鋼認為,無論上面的哪一種做法,都需要增加投資。國內地產開發模式中的公共建筑,常常又想要營造大量的透光空間,又不愿意為加強幕墻熱工性能而增加投資,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強行起用玻璃幕墻,造成建筑常年運行能耗遠遠超過同類非玻璃幕墻結構的建筑。所以,潘云鋼表示,玻璃幕墻在公共建筑中大規模地簡單使用就是建筑方針不明確的顯著體現。環保節能型幕墻開發商是關鍵
如前文所述,面對玻璃幕墻行業的種種弊端和問題,要求開發商不能只單純追求經濟利益,更要注重節能和環保等諸多方面,這樣的建筑才是時尚的、健康的、安全的。“節能這個行業在我們國家來說,應該說起步比較晚,西方國家做得比較好,走在前列。西歐和美洲國家,他們的門窗使用的都是節能玻璃。美國中空玻璃的普及率應該在90%以上,西歐國家Low-e玻璃的普及率在85%以上。能源消耗有一個三三制,能源消耗主要有3個地方,工業能源消耗占了1/3,交通運輸業占了1/3,生活能耗占了1/3。生活能耗是指平時在家做飯、空調、暖氣等的用能。也可以說是3:3:4,生活能耗占了4。所以說我們國家要搞環保節能,生活節能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國的節能發展大約10年左右的時間,從1995年到2005年,發展期比較短,而國外在節能方面開始重視已經有50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在我國相對來說,對節能玻璃的概念淡薄一些,但從去年開始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建筑商都已經考慮到節能,他們的咨詢量也在提升。而且今年的建材會議比較多,且每一個會議主體都有節能兩個字。”張保宏對于節能幕墻的未來很是樂觀。
但專家對建材商的態度并不持樂觀態度。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建筑師汪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提高新建公共建筑的節能和環保水平,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設計師和開發商的意識、觀念問題。設計師、開發商的意識如果沒有跟上,很容易出問題。比如嚴寒、寒冷地區建筑的體型系數如要求造型豐富,在忽視節能要求時,容易導致出現一些體型系數偏大的建筑。
中建國際設計顧問公司結構室主任、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師呂強對此很是贊同,“一般情況下,寫字樓風格的確定者取決于建筑設計師的知名度,一些比較大牌的設計師自然比較有說服力,如大型公用建筑,甚至是地標型建筑,設計風格會更多地偏向于設計師的建議。但是,還有很多項目的風格最終是由開發商自己決定的,他們對節能、環保的問題關注得相對比較少,有時設計師也感到很無奈。”呂強認為,雖然標準已經出臺,但是玻璃幕墻也極有可能以另外一種“身份”出現在很多中國建筑上。
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知名開發商偏愛重金聘請知名設計師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促使其更為關注節能、環保問題。有專業眼光的設計師們能將其先進的節能、環保、綠色觀念,以及具體的技術措施應用到建筑項目之中。
而隨著廣大消費者消費意識的提高,對于建筑節能、環保有深層次認識及明晰的標準,不節能、不環保的終將被建筑開發商淘汰出局,從而激勵開發商選用節能、環保的玻璃幕墻。
應關注優秀玻璃幕墻企業產品
關注玻璃幕墻的質量是重中之重。那么,開發商究竟應該如何入手呢?據專家介紹,“第一,開發商要考慮幕墻的保溫效果,選擇Low-e、超級節能玻璃。因為幕墻透光效果比較好,選擇中空或者Low-e玻璃的時候,要求中間充的是氬氣,把空氣排空。還有幕墻里的分子篩,一種干燥劑。如果玻璃有水氣,可以把水氣烘干,如果里面的空氣排不干,它可以產生化學反應,排掉空氣,保證里面氬氣的純度。第二,要在安全度上下文章。第三,合作的時候應該注意選擇企業品牌。整個中國玻璃行業從廠家到商家,對玻璃品牌概念不是那么強烈。建材的品牌概念跟家電、汽車行業比,不是那么很重。這跟國家經濟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發展,而集約型經濟發展的時間不是很長有關。所以,它跟市場經濟的融合落后于其他行業。建筑商對價格比較敏感,而對玻璃的品牌、質量重視程度不夠。第四,能源問題,現在有些開發商重視了,但重視的程度不夠。明顯的一個表現是對K值的重視程度不夠。K值越小,保溫效果越好。現在有些中空的玻璃窗,在一兩年之內可能還成,但過些年,就成為垃圾窗——拆掉可惜,不拆,保溫效果又不是很好。建議開發商有一個長遠的目光看待這個問題,至少是10-30年的眼光,不要受眼前價格的誘惑。”
做太陽能出身的張保宏談及幕墻的時候感受頗多,“各行各業都存在價格戰,但真正做品牌的企業,不會參與價格戰。我們打的是價值戰,做價值第一的產品。目前玻璃行業存在一個很大的發展商機,如果想在玻璃行業做大做強,企業必須堅定一條信念——做品牌的玻璃。這個行業的品牌影響力目前不是很強,品牌影響力強的話,價格戰就會相應弱些。國外廠商對中國有一定的影響。但玻璃屬于運輸成本比較高的行業,跟運輸半徑有關系。所以說國外廠家來中國有一定的優勢,但又不像汽車行業那樣沖擊力那么大。玻璃商跟房地產商簽約的現在也很多,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是一個主要合作方式之一。因為這表明房地產商已經開始考慮節能環保,跟廠家合作,應該說他們是有前瞻性眼光的。”
由此看,中國未來在玻璃幕墻行業里,節能、環保型玻璃將受到整個地產行業的推寵,并且會得到大面積推廣,超級節能玻璃更是在未來市場中擁有強大競爭力,只有研究超級節能玻璃的品牌廠家才有可能成為市場的贏家,并和房地產商達到雙贏局面。
據介紹,玻璃幕墻建筑要實現同樣的能耗標準,通常有兩種做法:加強內部的保溫措施,減少透明部分面積,由此減少采暖空調的負荷;當不得已需要大面積的透光時,則采用加強幕墻的熱工性能,通常采用高性能玻璃(如Low-E玻璃、雙層幕墻)等措施。
潘云鋼認為,無論上面的哪一種做法,都需要增加投資。國內地產開發模式中的公共建筑,常常又想要營造大量的透光空間,又不愿意為加強幕墻熱工性能而增加投資,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強行起用玻璃幕墻,造成建筑常年運行能耗遠遠超過同類非玻璃幕墻結構的建筑。所以,潘云鋼表示,玻璃幕墻在公共建筑中大規模地簡單使用就是建筑方針不明確的顯著體現。環保節能型幕墻開發商是關鍵
如前文所述,面對玻璃幕墻行業的種種弊端和問題,要求開發商不能只單純追求經濟利益,更要注重節能和環保等諸多方面,這樣的建筑才是時尚的、健康的、安全的。“節能這個行業在我們國家來說,應該說起步比較晚,西方國家做得比較好,走在前列。西歐和美洲國家,他們的門窗使用的都是節能玻璃。美國中空玻璃的普及率應該在90%以上,西歐國家Low-e玻璃的普及率在85%以上。能源消耗有一個三三制,能源消耗主要有3個地方,工業能源消耗占了1/3,交通運輸業占了1/3,生活能耗占了1/3。生活能耗是指平時在家做飯、空調、暖氣等的用能。也可以說是3:3:4,生活能耗占了4。所以說我們國家要搞環保節能,生活節能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國的節能發展大約10年左右的時間,從1995年到2005年,發展期比較短,而國外在節能方面開始重視已經有50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在我國相對來說,對節能玻璃的概念淡薄一些,但從去年開始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建筑商都已經考慮到節能,他們的咨詢量也在提升。而且今年的建材會議比較多,且每一個會議主體都有節能兩個字。”張保宏對于節能幕墻的未來很是樂觀。
但專家對建材商的態度并不持樂觀態度。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建筑師汪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提高新建公共建筑的節能和環保水平,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設計師和開發商的意識、觀念問題。設計師、開發商的意識如果沒有跟上,很容易出問題。比如嚴寒、寒冷地區建筑的體型系數如要求造型豐富,在忽視節能要求時,容易導致出現一些體型系數偏大的建筑。
中建國際設計顧問公司結構室主任、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師呂強對此很是贊同,“一般情況下,寫字樓風格的確定者取決于建筑設計師的知名度,一些比較大牌的設計師自然比較有說服力,如大型公用建筑,甚至是地標型建筑,設計風格會更多地偏向于設計師的建議。但是,還有很多項目的風格最終是由開發商自己決定的,他們對節能、環保的問題關注得相對比較少,有時設計師也感到很無奈。”呂強認為,雖然標準已經出臺,但是玻璃幕墻也極有可能以另外一種“身份”出現在很多中國建筑上。
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知名開發商偏愛重金聘請知名設計師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促使其更為關注節能、環保問題。有專業眼光的設計師們能將其先進的節能、環保、綠色觀念,以及具體的技術措施應用到建筑項目之中。
而隨著廣大消費者消費意識的提高,對于建筑節能、環保有深層次認識及明晰的標準,不節能、不環保的終將被建筑開發商淘汰出局,從而激勵開發商選用節能、環保的玻璃幕墻。
應關注優秀玻璃幕墻企業產品
關注玻璃幕墻的質量是重中之重。那么,開發商究竟應該如何入手呢?據專家介紹,“第一,開發商要考慮幕墻的保溫效果,選擇Low-e、超級節能玻璃。因為幕墻透光效果比較好,選擇中空或者Low-e玻璃的時候,要求中間充的是氬氣,把空氣排空。還有幕墻里的分子篩,一種干燥劑。如果玻璃有水氣,可以把水氣烘干,如果里面的空氣排不干,它可以產生化學反應,排掉空氣,保證里面氬氣的純度。第二,要在安全度上下文章。第三,合作的時候應該注意選擇企業品牌。整個中國玻璃行業從廠家到商家,對玻璃品牌概念不是那么強烈。建材的品牌概念跟家電、汽車行業比,不是那么很重。這跟國家經濟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發展,而集約型經濟發展的時間不是很長有關。所以,它跟市場經濟的融合落后于其他行業。建筑商對價格比較敏感,而對玻璃的品牌、質量重視程度不夠。第四,能源問題,現在有些開發商重視了,但重視的程度不夠。明顯的一個表現是對K值的重視程度不夠。K值越小,保溫效果越好。現在有些中空的玻璃窗,在一兩年之內可能還成,但過些年,就成為垃圾窗——拆掉可惜,不拆,保溫效果又不是很好。建議開發商有一個長遠的目光看待這個問題,至少是10-30年的眼光,不要受眼前價格的誘惑。”
做太陽能出身的張保宏談及幕墻的時候感受頗多,“各行各業都存在價格戰,但真正做品牌的企業,不會參與價格戰。我們打的是價值戰,做價值第一的產品。目前玻璃行業存在一個很大的發展商機,如果想在玻璃行業做大做強,企業必須堅定一條信念——做品牌的玻璃。這個行業的品牌影響力目前不是很強,品牌影響力強的話,價格戰就會相應弱些。國外廠商對中國有一定的影響。但玻璃屬于運輸成本比較高的行業,跟運輸半徑有關系。所以說國外廠家來中國有一定的優勢,但又不像汽車行業那樣沖擊力那么大。玻璃商跟房地產商簽約的現在也很多,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是一個主要合作方式之一。因為這表明房地產商已經開始考慮節能環保,跟廠家合作,應該說他們是有前瞻性眼光的。”
由此看,中國未來在玻璃幕墻行業里,節能、環保型玻璃將受到整個地產行業的推寵,并且會得到大面積推廣,超級節能玻璃更是在未來市場中擁有強大競爭力,只有研究超級節能玻璃的品牌廠家才有可能成為市場的贏家,并和房地產商達到雙贏局面。
下一篇:太陽能發電成為平板玻璃的新市場 |

相關文章
|
- 論壇熱帖
- 最新產品
- 展會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