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將至,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跡,北京奧林匹克體育館、央視新大樓、北京當代萬國城分別以第六、七、八的排名入選,排在前五名的是以布洛克大樓為代表的五處美國建筑,排名靠后的是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五號候機廳、西班牙馬德里銀行塔。
如此看來,中國的建筑在不斷地追新獵奇、劍走偏鋒、打造“標志性”之后,終于實至名歸,取得了顯著的世界級的成就,在年度十大建筑奇跡中僅次于美國,堪稱名副其實的“建筑大國”乃至“建筑奇國”了。
其實,據《時代》介紹,布洛克大樓“雙層玻璃構成的五道
玻璃幕墻沿地勢起伏,形成建筑和景觀之間的交互”,舊金山新聯邦大樓“不僅為天空增加了絕美的輪廓,而且絕對環保。大樓內85%的工作空間可獲得自然光,
窗戶由電腦控制,可自然通風,使用一個最小功率的空調便可維持樓內溫度”。
西雅圖奧林匹克雕塑公園“建于濱水的舊工業區內,用一個‘Z’形立交綠化帶,讓公路和鐵路從中穿過”;IAC總部大樓“堪稱造型藝術的典范”;紐約新當代藝術館“像是一堆盒子裹上了白亮的外衣”;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五號候機廳“在它巨大的拱頂之下,沒有一根柱子”;西班牙馬德里銀行塔“用屋頂上的風力發電機解決自己的能源問題”。
這些簡要的介紹,要么是“絕對環!保词恰敖鉀Q自己的能源問題”,最次也不過“堪稱造型藝術的典范”,沒有哪怕是一丁點“出格”的描述。
然而,以“實現了世界上最激進的建筑設計”的央視新大樓為代表的三處建筑,在《時代》的眼光中就是與“環!、“節能”無緣。也難怪,在建筑設計方案公布之初就一度招致很多專家、學者的詬病。有院士質疑“鳥巢”奢華,忽略安全實用,以至施工曾一度擱置,重修方案,直至現在還存在“鳥巢怕鳥”(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說“鳥巢”頂部
薄膜太薄,容易被小鳥抓破)的致命要害,就是很好的明證。
細看就會發現,中國這些“標志性”建筑都崇尚拿來主義,“拿來”了世界最“頂尖”、最“前衛”的設計理念。作為一種“源于現實,高于現實”的造型藝術,建設設計理念的實現,有賴于一定的物質硬件和人文軟件。如果忽視建筑設計的這種本質屬性,一味地以“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種心態來亂拿、錯拿,崇洋奢華,片面追求視覺沖擊,忽略安全、實用、環保等基本要義,后果將不堪設想,必將以浪費、安全事故來為走樣的“拿來主義”埋單。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