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醇是環氧樹脂固化劑的最要品種,主要用于膠粘劑領域環氧樹脂固化劑品種繁多,包括常溫和加熱固化劑2大類,能滿足大部分場合使用要求。但在低溫速固化領域,只有硫醇較適用,它在快速修補膠及冬季作業場合有很大優勢,其他同化劑無法替代。由于硫醇同化劑的生產技術要求較高,國內尚無生產,一般為進口產品,如美國的3-800牌號應用較為普遍。為填補國內空白,廣州川井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采用制備多元硫醇酯并進而擴鏈的方法,制備出了硫醇固化劑,并在固化性能方面作了應用研究。
一、實驗部分
1、主要原料
β-巰基丙酸:工業品,德國Brunobock公司季戊四醇:工業品,瑞典柏斯托公司甲苯和對甲苯磺酸:化學純,廣東西隴化工廠;環氧樹脂828(EEW:190),工業品,shell公司;1,8-二氮雜-雙環十一烯-7(DBu):工業品,日本Appollo公司;芐基二甲胺及DMP-30:工業品,臺灣長春樹脂廠。
2、固化劑的合成
(1)反應原理
β-巰基丙酸與季戊四醇反應如下:

β-巰基丙酸與季戊四醇反應
此處的關鍵點在于控制A(SH)4用量,盡可能的使A(SH)4分子上有1個巰基與環氧基反應;專家強調:否則容易造成凝膠使擴鏈反應失敗。
a.在裝有機械攪拌、溫度計、回流冷凝管的2000mL三口燒瓶中,加入136g(1.0mol)季戊四醇,466g(4.4mol)β-巰基丙酸,300mL甲苯和1.90g對甲苯磺酸,回流反應5h自然冷卻,用去離子水洗滌到中性,減壓蒸餾得無色油狀液體季戊四醇四巰基丙酸酯以A(SH)4表示),重427g,產率96.7%。
b.取78gA(SH)4和22g環氧樹脂828置于燒瓶中,加熱到100℃反應4h冷卻,得黏稠狀無色透明液體六巰基環氧接枝化合物(以B表示)。產率約100%。
c.分3次取B,每次5g,分別與0.25g的芐基二甲胺,DMP-30,DBU混配,并冷卻到相應的溫度;取等量的828樹脂也冷卻到同樣的溫度,二者快速混合測定凝膠時間。
(2)硫醇基檢測
采用丙烯腈-亞硫酸鈉-HCl測試硫醇基團的含量。
(3)凝膠時間測試
采用GB/T12007.7-1989的方法測試凝膠時間。
從β-巰基丙酸和季戊四醇出發,經酯化和環氧擴鏈反應制備了硫醇固化劑,總產率可達95%以上。該硫醇固化劑的性能完全可以代替進口產品,某些性能如固化速度、黏度、樹脂相容性還超過進口產品,有望在膠粘劑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三、結果與討論
1、酯化反應
β-巰基丙酸與季戊四醇反應,由于季戊四醇是固體,因此需加入惰性溶劑作為反應介質,而甲苯是常用的溶劑;另外在酯化過程中,理論上任何無機強酸都可作為催化劑,但無機酸不易溶于甲苯中,且酸性過強容易造成氧化致使產品顏色加深,因此選用了對甲苯磺酸作為催化劑。實驗證明,歲甲苯磺酸可使產率提高同時顏色不加深,制得的季戊四醇四巰基丙酸酯是無色透明液體,巰基含量為:8.16mmol/g;理論含量:8.20mmol/g,證明產物純度很高。
2、擴鏈反應
單純從固化講,A(SH)4再配以少量叔胺即可作為固化劑使用,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有很多不便之處:一是分子小,氣味大;二是黏度太小,作修補膠時容易流淌到不必要的部位;三是與樹脂的比例不恰當(用量占E-5l的62%),與樹脂混配前不易稱量,使用不便。因此將A(SH)4與少量的環氧樹脂反應,可以得到更為優異的固化劑,其優點是:分子質量擴大,氣味減小,黏度適中,不過分流淌;通過調整,固化劑/環氧樹脂可以達到1:1的比例,使用方便。另外,擴鏈還可以增加固化劑與環氧樹脂的相容性,使二者更易混合;擴鏈還可以增加單體分子的巰基數目,使交聯密度更大。
在不加堿性催化劑的情況下,環氧基團與硫醇的開環反應需加熱才能進行,其優點是反應均勻。如果加入了叔胺類催化劑,則短時間內快速反應,造成局部反應不均,放熱太大,難以控制,因此本反應采用無催化劑的加熱反應。最后制得的產物外觀無色透明,無機械雜質,黏度(7000mPa?s)比樹脂略小,氣味很小。巰基含量:5.1mmol/g(0.51mol/100g),與環氧樹脂E-51可等質量混合固化。
3、固化效果
以B為固化劑配制膠粘劑,各成分在混合前先冷卻到相應的溫度(0℃,5℃,10℃),然后在30s內迅速混合均勻,凝膠時間按文獻測定?梢娫谕瑯訙囟认,固化速度Ⅲ>Ⅱ>I,證咀叔胺的催化活性大小為:DBU>DMP-30>芐基二甲胺,三者均可在低于5℃條件下固化。特別提出:DBU由于堿性較強(水溶液下pH=12),因此催化能力很高。事實上如果在室溫(20~25℃)下,將配方Ⅲ快速混合時,混合尚未均勻已發生劇烈放熱反應。因此在常溫下無法使用,只能在0℃以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