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科幻生活
清晨9:00,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金色的北京。
明晃晃的陽光射向城東一座6層的辦公樓,射向趕來上班的金瑞山。
從外面走進大樓,金瑞山感到眼前一亮——樓內并沒有開燈,但早晨的陽光卻無處不在地灑滿各個角落,不僅溫暖和煦,而且光線比戶外還要好。
作為北京節能環保中心的行政后勤部部長,金瑞山知道,這座大樓和別的大樓不同,這里的辦公室和樓道在晴朗的白天是不需要開燈的,包括那些背光的房間。
因為在樓頂,一個煙囪狀的“透射式采光機”會自動跟蹤太陽,采集到的陽光經由光纖傳導,通過一個類似潛望鏡的系統,可以垂直照進各個辦公室。
由于采光集中,大樓里的光照不僅比戶外好,也比一般的白熾燈更亮。
趁著在底層等電梯的空當,金瑞山貪婪地深吸一口樓里的空氣,頓覺神清意爽。和城市里別的辦公樓不一樣,這座大樓從來不會因為樓里人多而二氧化碳超標。樓內的“新風系統”能根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自動換氣。
電梯來了,金瑞山邁步而入,燈馬上亮了。這座大樓的電梯間里,裝有人體感應式控制燈,能夠保證人來燈亮,人出電梯后,燈也自動熄滅。
9:00過后,金瑞山坐進他在五樓的辦公室,感到渾身分外舒服。在大樓的屋頂上,有著一片白茫茫的特殊涂層材料,它能抗紅外線,可以有效阻止80%的太陽輻射熱能,使樓里的溫度始終低于人體溫度,舒爽怡人。
而涂層的上面,鋪著的是超薄
多晶硅太陽能光電板,薄薄一層,便已經承擔了六層大樓全部的18千瓦日常照明負荷。
10:00左右,金瑞山起身泡茶。他知道,這時候,屋頂上的“板式太陽能”已經把樓里的飲用水加熱到攝氏80度,由電爐稍微燒開,便可以泡茶。
在這座節能樓里,水循環系統如同毛細血管一般分布在墻體中,與嵌入墻體的飲水機相連,讓飲用水從墻壁里流出來。樓里隨時都有熱水供應,但燒水的耗電很少,相比于一般的辦公樓,每年省電14000多度。
喝水后可能要上洗手間。大樓的所有洗手間都配備免沖洗小便器。這種小便器表面涂層采用納米技術,液體落在上面滾動滑落而不會殘留,從而免去了用水沖洗,使得每個小便器每年可以節水15萬升。
下午15:00,金瑞山走進會議室,召集行政和后勤部的同事開會。會議室里使用的是自動調光燈,實行“一燈一控”式的節能,每一盞燈都有300、500、800、1000照度的4個可調節
強度。既不用反復開啟開關,還可以延長燈的使用壽命。
大樓的建筑外墻外還覆蓋有一層
鋁板,像一件羽絨服;
門窗和墻體間塞滿了
發泡劑,防止能量從這些邊邊角角跑出去。
17:00,一天的工作結束。金瑞山踩著夕陽走出辦公樓,樓下的庭院燈亮了。螺旋形的燈柱很漂亮,每一個燈柱里都藏有一個小風車,在無聲地轉動,發電,提供照明能源。
“這樣一座綜合性節能樓,可以說是‘武裝到牙齒’。”金瑞山笑著說。
這座大樓并非新建筑,而是建于1986年的老辦公樓。今年8月,它被以多種節能新技術改造成北京節能環保中心辦公樓,這是北京市第一座綜合性節能樓。
這是北京對56座政府機關辦公樓和300多座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節能改造計劃的第一步,“這個計劃從2007年開始,目前正在以每年改造30到50座的速度進行”。金瑞山介紹說。
北京市政府提出,新
建筑節能應到65%水平,而節能環保中心辦公樓經改造后,節能效果達到85%。比如,樓內的節水器具,比起改造前節水64%。e-Hf節能燈具,每年為全樓節電3000多度。
變輕的“綠色成本”
10月16日,第一批北京市民參觀團走進這座節能樓,充當“導游”的是金瑞山。
看著這科幻電影般的場景,驚嘆之余,更多的人關心的是,節能樓雖好,但造價會有多高,商業上是否具備推廣前景?
大家的擔心不無道理。2007年,清華大學曾建起一座全球矚目的“超低能耗樓”,囊括了世界上80%的
節能技術,連
玻璃、墻壁都可發電,建筑耗冷耗熱電量僅為常規建筑的10%。然而這座試驗性的節能樓每平方米造價32000元。
“這太高了,不適用,”金瑞山說,“我們這幢樓的改造成本,中心節能部分成本大約1000元/平方米。
為了保證可推廣性,金瑞山和他的同事們決定,這幢樓里的每一項技術都必須是成熟的,已經市場化,能安全使用的。“我們的首要標準不是追求高科技。”
節能樓采用的新風系統、天窗照明系統、太陽能
供暖系統等十大系統,在北京市的改造中已經普及,各個單項技術都有運用。比如太陽能熱水循環系統,在普通民宅一般采用
非晶硅太陽能板,價格僅1000多/平方米。
盡管如此,這些技術采用的門檻也不低。一盞250mm的“管道照明系統”燈,售價要5000元;內充
惰性氣體的雙玻窗戶,每平方米也要3000元,而一塊多晶硅太陽能板,盡管可供一家3~5口人使用,價格卻在20000元以上。
不過,在金瑞山看來,這種在單戶家庭看來平均成本仍不低的節能改造,卻反證了
民用建筑節能改造另一條路的可行性——政府主導,物業著手,集中改造。
這是最合適的,一家3~5口人要保證照明用電和取暖用電,可能需要1塊太陽能板,但是一棟樓300~500口人卻不一定需要100塊板,邊際成本降低。
此外,節能改造的市場化模式也一直在探索中。例如,唐山市在做的城鎮供熱改造試點,是先由節能改造公司出資,為居民家庭改裝更節能的供熱表和供熱管道。而后節能改造公司與城市供熱公司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在未來一定時間內,改造后節能的熱能換算成錢,支付給節能改造公司作為改造成本。
平衡點上的節能樓
而在當下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形勢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工程也因其投資和產業帶動力而受到新的關注。
“ 建筑節能改造帶動節能
建材行業的升級轉型。”北京市節能環保中心科技部負責人周一凡說,目前全國建筑節能改造市場規模有2萬億元之多,光是全北京4030 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改造,市場就相當可觀。“外圍護結構中的水泥、門窗框架等等就占了一個建筑體的60%~70%,如果這些都采用新
型材料,對于建材行業的拉動是顯著的。”
更重要的是,決策層雖然心情急切地要保持經濟的較快增長,但也并不樂見經濟結構調整因新一輪的投資熱而中斷,從而使得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舊有增長模式獲得反彈,而節能工程投資恰好處于“保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上。
“和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相比,此次經濟刺激計劃最大的不同在于‘調結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說。11月29日,張燕生為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進行了講解。
在剛剛出臺的4萬億工程投資中,國家發改委承諾,4萬億元將在擴大內需的情況下,堅持節能減排絕對不能動搖。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的新增投資分配“盤子”中,建筑節能改造是新的投資點。“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中,也將建筑節能改造資金考慮在內,這一投資規模可能在20
09年會擴大更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中心的一位人士表示。
此前,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建筑節能改造資金25億元,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已經給北方十省供暖節能改造發“獎金”9億元。在鄭州市在完成第一期 75.8萬平方米民用建筑節能改造,獲得了中央財政2907萬元的巨額獎勵后,北京等城市都紛紛擴大了2009年建筑節能改造計劃。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