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對節能減排進行視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披露說,實際上近一半的節能技術在我國大多數地方不能產生節能效果,他建議建立大型公共建筑運行能耗管理中心,對北京的1000座大型公建進行實時監控。
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建筑,人類在建筑中活動消耗
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建筑,人類在建筑中活動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基建需求旺盛的階段,每年新增建筑面積達20億平方米以上,幾乎占世界新增建筑面積的一半。可是,我國建筑節能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比如說,在很多地方,沿街建了很多漂亮氣派的玻璃幕墻寫字樓,以及不少有著大型穹頂的公共建筑。冬天不擋寒,夏天不擋熱,一年四季都得用大功率空調來調節溫度,帶來了能耗的成倍增長。目前,我國的建筑能耗已占總能耗的27%以上,而且還在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再過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超越工業能耗成為最大的能耗大戶。 當今世界,油、電、煤、氣的價格不斷攀升,能源短缺成了擺在全人類面前的難題。我國作為一個能源基礎并不雄厚的發展中國家,若不下大力氣推行節能降耗,能源供應將難以為繼。既然建筑能耗的比重一天大似一天,就要首先想辦法遏制它。建筑節能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根據氣候規律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在建筑的朝向、結構、間距、材料等方面進行合理的設計和施工,以實現節能的目的。二是在建筑的使用過程中精打細算,在暖氣、冷氣、熱水、做飯、照明、家電的需求上保持克制,節約能源。 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是沒有建筑節能的概念的。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建筑節能的概念引入中國,但地方建設中澎湃的“GDP崇拜”又使費時費力的建筑節能理念難以得到貫徹。可以說,我國現有的大多數建筑都不符合節能標準。而與普通民用建筑相比,大型公共建筑堪稱“能耗黑洞”。2007年公布的《中國建筑能耗年度報告》顯示,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并采用中央空調的大型公共建筑,雖然僅占全國建筑總面積的4%,但耗能量占到總量的22%;大型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的年耗電量為每平方米70度到300度,相當于普通住宅的10倍以上。據江億教授調查,截至2004年,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面積僅占北京市民用建筑總面積的5%,但全年總用電量卻高達33億度,幾乎相當于全市近一半居民的生活用電。 毫無疑問,給這些能源消耗大戶套上籠頭,建筑節能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國際上,政府公共建筑往往被認為應該承擔更多的節能責任,以便帶動全社會的參與。在我國,打大型公建的“主意”,操作起來有便利也有阻力。大型公共建筑的產權不像居民樓那樣錯綜復雜,往往都是單一業主,與之協調好了,節能就可以順利推進。然而,大型公建的所有者通常不是手握重權的機關單位,就是財大氣粗的樓堂館所,節能、環保的大道理都明白,但一涉及自身就更看重舒適和便利,多消耗點能源在所不惜。因而,強制性的節能建筑標準必須推行。而為了使標準落到實處,就得把大型公建的能耗監控起來。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前不久談到,由建設部起草的《建筑節能管理條例》,有望于近期正式頒布。有法可依之后,各項節能措施能否全面到位,建筑節能可否取得明顯成效,還得看大型公建能耗能否控制在限額標準之內,能否起到龍頭示范作用。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