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重拳率先砸向
建材業。11月18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水泥、平板
玻璃建設項目清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由此拉開了建材業項目清理的序幕。該通知要求,即日起對9月底前未開工項目全面停建清理,重新審核后方可決定留存,并且清理工作今年年底前要完成。
《通知》明確指出了清理范圍,其中,水泥為今年9月30日前尚未投產的在建項目、已核準未開工項目(含水泥熟料線和粉磨站);
平板玻璃為今年9月30日前尚未點火的在建項目、已備案未開工項目。
“以水泥業為例,此次涉及清理的項目不僅有水泥本身,還包括熟料線和粉磨站,可見中央抑制其產能過剩的決定和力度。”水泥資深專家,數字水泥網劉作毅說。
此前國務院曾下發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國在建水泥
生產線418條,產能6.2億噸,另外還有已核準尚未開工的生產線147條,產能2.1億噸。這些產能全部建成后,水泥產能將達到27億噸,市場需求僅為16億噸,產能將嚴重過剩。
同時,上述通知指出,目前我國各地還有30余條在建和擬建
浮法玻璃生產線,平板玻璃產能將超過8億重箱,產能明顯過剩。
“從上述數據來看,發改委通知要求清理的項目所涉及產能的規模很大,力度真是不小。”劉作毅直言,目前要看具體落實情況如何。
根據《通知》要求,此次清理內容包括,在建項目重點審查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各項審批手續是否齊備,建設內容與申報內容是否一致。
與此同時,各省市自治區已核準未開工項目要清查:“是否符合國家和區域規劃布局要求,是否符合產業政策,是否取得土地使用證、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銀行貸款承諾函等項目核準所必須的相關材料。”
《通知》還要求,清理時,水泥項目還要提交石灰石礦山開采許可證;平板玻璃項目則應符合發改委等六部委文件和平板玻璃準入條件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清理項目的處理辦法也相當嚴格。
“對各省市自治區已核準未開工的水泥項目、已備案未開工的平板玻璃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須經組織論證和核準。對所有擬建的水泥、平板玻璃項目各省、區、市一律不得核準或備案。須按投資管理規定和程序,由各省、區、市投資主管部門報發改委論證和核準。對在建平板玻璃項目,必須按六部委文件和準入條件的要求認定后方可點火。”《通知》要求說。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