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芬蘭人來說,環保已經不是熱門話題或是政治經濟發展目標,而是不經意流露出的生活理念和習慣,可以小到賓館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牙具和拖鞋、居民點垃圾分類投放、公共衛生間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棉紙等細節。記者在赫爾辛基街頭還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路邊停放的21輛小汽車只有一輛是自動擋的。“手動擋汽車好操作,相對來說也更省油。”一位芬蘭人這樣告訴記者。
“在我們家里,有關如何使用智能燈泡、垃圾回收處理等問題,我的女兒最有發言權。”赫爾辛基發展局商業發展部主管米卡·格蘭德的一句話,無意中透露出這樣的信息:芬蘭環保理念的樹立,是從娃娃抓起的。
采訪中,米卡·格蘭德也多次向記者提及清潔技術的概念。在他看來,清潔技術涵蓋了所有能夠預防、減少或消除對環境有害的產品、服務、流程和科技。具體涉及能源生產、能源存儲、能源基礎設施、能源效率、運輸、水資源及水處理、空氣質量與環境、材料、制造業/工業、農業、廢棄物處理及循環利用等11個領域。而記者采訪中也了解到,在芬蘭的能源、交通、污水處理、湖泊凈化乃至氣象預測等各個層面,清潔技術都得到了廣泛而深入的應用。
在赫爾辛基能源公司沃薩里電站,主管尤里基·漢里奧佳告訴記者,采用天然氣作為主要燃料的沃薩里電站,及赫爾辛基能源公司另外三個電站為赫爾辛基約九成的建筑供熱,并提供赫爾辛基近八成的電力。電站采用熱電聯產,下屬的A機組和B機組能效分別達到了91%和92%。因此,整個赫爾辛基城市能源的經濟性得到了國際能源署和歐洲議會的肯定。歐盟地區委員會將其評為“地區能源冠軍”。
主導芬蘭航空市場的芬蘭航空公司在這方面同樣有著引以為豪的成果。據芬蘭航空公司可持續發展部副總裁凱蒂·雅邁奇介紹,通常飛機的下降方式是階梯式的,而芬航近年來研發了一種“持續降落”的著陸方法,有效降低了飛機的噪音和油耗,2008年芬航因此節省約4000噸燃油。同時,芬航還從精細研究中尋找節能減排的方案。比如,從美國紐約飛往印度德里,用時14.5個小時,消耗燃料101噸。而芬航提供的航線是在赫爾辛基轉機,時間是15個小時加上轉機用時,燃料消耗92噸。雖然時間耗費增加,但節省了9噸燃料。“研究結果表明,長距離飛行,比如8個小時之后,發動機溫度升高會增加燃油消耗”。此外,芬航還通過替換機型來減少能耗,2008年底,芬航還有六架麥道11飛機,全年消耗29.25萬噸燃油。預計到2010年初,這些客機將全部被空客A330和A340替換。后者每個座位消耗的能源比麥道11少14%,總計可減少約4.1萬噸燃油。
芬蘭是千湖之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小各類湖泊數量超過2000個。對湖泊生態的關注,也是芬蘭清潔技術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采訪赫爾辛基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部生物科學系教授馬丁·羅曼斯塔克時,他專門講述了拉赫提地區維斯亞威湖的治理。
馬丁·羅曼斯塔克告訴記者,由于環境工作不到位,沿湖居民和工礦企業向湖里傾倒了大量污水和廢棄物,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維斯亞威湖一度是芬蘭污染最為嚴重的湖泊,1975年時,湖中污染物磷的含量最高。
嚴重的污染問題引起了政府和居民的重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當地開始著手對湖泊進行治理。在技術方面采取去除水中多余營養物質,去除食物鏈中多余生物以及隨時保持湖水清潔狀態三種手段。在政策方面,70年代當地對水污染治理進行立法,小企業污水排放在繳納一定費用后可以經市政凈水廠處理,規模較大的企業則必須建立自身的污水處理廠。“如果是企業破壞環境,一旦發現首先停業,在進行破壞程度評估之后還有進一步的追加處罰。同時,還要污染者對被破壞的環境進行修復。”經過15年的治理,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維斯亞威湖又恢復了秀美的景致。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