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球經濟整體出現衰退及不確定態勢,這使處于建筑產業鏈末端的石材業壓力倍增。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出現,上海石材業如何應付?就此問題,記者采訪了上海石材行業協會會長及部分龍頭骨干企業,聆聽他們的高見與應對之策。
邱嘉昌(上海石材行業協會會長):雖然我國石材產業基礎比較好,金融危機目前尚不會對行業內的大型企業傷筋動骨,但是石材業仍然不能幸免。目前石材行業的 現狀是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國外市場出口嚴重縮水,石材企業的出路就在于需要企業依靠自身的努力加快發展,完成升級改造,加強和提升管理能力及技術水平,提高抗風險能力,從而有效地抵抗這次全球范圍的金融風暴。 呂振作(上海新塔星石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這次金融風暴來勢兇猛,其影響已波及到我們行業的很多企業,可以說這是幾十年來最寒冷最難過的“冬天”。但隨著國家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的逐步落實,建筑業需求將出現恢復性的增長。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堅持抱團過“冬”,2009年石材業機會依然很大。 陳緒林(上海陸家嘴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面對這場金融風暴給全球帶來的經濟危機,我們要一分為二來看形勢。雖然當前對企業來說是比較難的,但這也給我們帶來產品結構調整和增強企業內力的機會。我們的很多企業應乘這個機會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提升企業潛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一旦市場走穩,經濟上揚,我們就能很快進入角色,適應新的一輪經濟發展的需要。 應裕喬(上海明珠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在當前形勢下,我們石材企業更應該注重品牌培養,開發高端市場,要從石材制品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通過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提高石材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工藝精確性,提升產品的質量、檔次,從而增強石材產品的競爭力,擴大石材的應用領域。 劉世紀(上海廣典石材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材業處于建筑產業鏈的末端,作為獨立行業其專業水準認可度不高,無專業資質,在政府重大工程招投標中一直依附于施工資質企業,因此在建筑工程行業市場力量非常薄弱。在石材工程招投標方面,如果對石材業不實施石材工程單獨招投標,不建立石材幕墻、裝飾專業資質管理和石材工程安全質量專業評估制度、十年以上石材幕墻工程復檢制度等,石材企業就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始終被人牽著鼻子走。所以在重大工程招投標方面,石材行業協會應作為行業專家參與,增強石材的專業權威性。 蔡文革(上海南利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這次金融危機直接導致企業資金緊張,周轉不靈,企業面臨資金鏈的斷裂。在貨幣政策從緊的時候,石材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就是困擾企業發展的“老大難”,這次金融危機又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融資難度,雖然央行下調了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放寬了貨幣政策,但目前在金融危機壓力下,銀行為了降低風險,對中小企業貸款仍非常謹慎,所以資金問題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在借貸款及資金周轉方面,我們還是要呼吁政府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的鼓勵及優惠政策,尤其對中小企業,應當完善信用擔保、互助擔保、商業擔保在內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在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進出口貿易融資等方面提供便利,定期向企業提供政策和投資招商等方面的信息,為企業開展投資經營活動提供指導和服務,為銀行和企業之間牽線搭撟,加強各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發展情況和資金需求的了解,引導商業銀行貸款向中小企業傾斜,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幫助企業過渡難關。作為我們中小石材企業也要努力加強誠信建設,提高企業誠信度,爭取政府和商業信用機構的支持。 黃春華(上海華壘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目前,業內人士對2009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的預期較為樂觀,這將對建筑業提振起到積極作用。我們企業在御寒迎春中,要加快對落后加工設備的改造。只有練好了內功,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一旦經濟復蘇,企業就能大顯身手、大展宏圖。 袁國良(上海金博石材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資源稅改革日趨臨近,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大,勞動法的貫徹實施,這都將加大石材企業的成本,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所以擁有礦山的石材企業要研究引進先進的開采設備和新的開采技術,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同時要在礦區實行開采、加工一體化生產,降低石材廢料和加工噪音對環境的污染,這樣有利于因國家新政策出臺而對我們石材礦山企業帶來影響,盡早采取措施,力爭主動。 陳孝錦(上海東繼順實業發展限公司董事長):由于目前在工程招投標中實行的是最低中標價,因此企業為了中標,拼命相互壓價,造成企業間惡性競爭,無利可圖,市場混亂。實行合理標價勢在必行,并統一建設工程石材供料合同示范文本、質量保證書格式等,從而達到規范行業,引導良性競爭的目的。只有如此,才能使石材企業在建筑工程市場有生存空間,在經濟危機的困境中,仍能有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洪耀宇(上海久久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在當前經濟不景氣,市場低迷,石材行業進入微利時代的情況下,我們石材企業應該注重降本增效、減少庫存,加快資金周轉,降低資金成本率,同時要加強企業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實行精簡重效的管理模式,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這不僅能面對危機,而且能提高石材行業的整體素質,這是當前企業的根本所在。 李憲立(上海藍英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降本增效一個有效的方法是注重資源綜合利用。資源綜合利用一是對資源的一種保護,因為天然石材不可再生;二可增加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企業的材料成本。目前,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情形下,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石材企業會產生大量邊角余料,過去大部分是扔掉的。如果將這些邊角余料充分利用起來,投入馬賽克拼圖,這對企業對社會都是一大貢獻,況且國外市場也很受歡迎,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不妨一試。
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蕭條已經給石材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且會在相當長時間內持續下去。作為企業應積極面對,適當收縮,同時,積極倡導產業結構調整、專業化經營、行業整合、抱團過冬。政府管理部門也應當在繼續加強資質管理、完善招投標體系、解決工程拖欠款、執行進口石材荒料零關稅、石材出口退稅政策以及貸款融資等方面為企業創造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從而推動經濟發展、刺激國內需求,拉動石材業的持續穩定增長。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