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邢臺沙河市安全實業有限公司于日前正式啟動超白
光電玻璃基片
生產線及多功能
深加工項目。借助這一項目,該公司有望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玻璃生產、銷售和深加工基地,進入全國同行業前三名,成為我市
建材業的又一強力支撐。
沙河市安全實業有限公司始建于2000年9月,目前擁有
浮法玻璃生產線4條、一窯4線
格法玻璃生產線一條,年產優質玻璃1800萬重量箱。新開工的超白光電玻璃基片生產線及多功能深加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將建設日熔800噸和日熔1000噸浮法玻璃生產線各2條,并將建設多功能深加工玻璃生產線。
“新產品——
超白玻璃可以為生產光電玻璃提供基片。多功能深加工玻璃包括離線LOW—E玻璃、LOW—E(可鋼化)
中空玻璃、大板
鋼化玻璃、
夾層玻璃和
防火玻璃等多個品種,設計年產量為1500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可為地方政府新增稅收5000萬元以上,解決2000余人的就業問題。”安全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書林告訴記者。
借助這一項目,沙河市安全實業有限公司的玻璃產量將由現在的1800萬重量箱增加至4000萬重量箱左右,“屆時將成為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玻璃生產、銷售和深加工基地,進入全國同行業前三名。”郝書林說。
玻璃行業的回暖和周期性變化,促使安全實業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在行業“洗牌”中謀求規模擴張和產業升級。
據郝書林介紹,全國共有182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去年受大氣候的影響,40條生產線被迫停產。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這些企業的能耗和成本過高。“今年玻璃價格有所回升,對于技術含量高、生產成本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低谷過后的高峰是難得的成長機遇。”
為降低生產成本,安全實業決定在新項目中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窯爐。“日熔化量比以前要大,成本反而降低,以前熔化一重量箱(50公斤)的玻璃液需要18-19公斤標準煤,采用新窯爐后,耗煤量可以降到15公斤以下,產品競爭力明顯增強。”
為加快工程進度,安全實業實行網絡化管理,嚴格按照計劃表推進項目建設。“我們計劃于今年春節前建成一條生產線投入使用,并千方百計確保整個項目早日投產達效。”
沙河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的建設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而且有利于促進沙河玻璃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玻璃產品上檔升級,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沙河玻璃產業在全國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