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關(guān)閉

×關(guān)閉

精彩詞條

請問,陶瓷和玻璃的區(qū)別是什么?

補(bǔ)充:1  瀏覽:12252  發(fā)布時間:2012-7-16
從原料、加工工藝、使用性能等方面!謝謝
登錄后即可參與投票

最佳答案

一、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達(dá)到800℃以下,最高可達(dá)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dá)到1400℃左右。 

二、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并未完全燒結(jié),敲擊時聲音發(fā)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jié),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上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zhì)。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并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zé)ド显賿斓蜏赜裕诙蔚蜏責(zé)伞?nbsp;

以上幾個方面中,最主要的條件是原材料和燒成溫度,其他幾個條件,都與這兩條密切相關(guān)。因此,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燒成溫度的技術(shù),并認(rèn)識到高嶺土與一般黏土的區(qū)別,便具備了發(fā)明瓷器的條件。

回答時間:2012-7-16

其他補(bǔ)充

 
4734 詞條
  selina發(fā)布的更多詞條
  相關(guān)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