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窗型材的斷面結構看,首先要控制幾個要素的設計,這些要素包括:型材主受力部位的壁厚及結構設計;隔熱條的種類、寬度、形狀和材料品種的設計;密封結構形式、密封材料種類、形狀的設計;等壓結構設計及隔熱區域的設計等。從節能角度講,隔熱型材的節能設計一定要確保型材的隔熱連續設計,這樣既能夠保證型材具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同時也可以避免在隔熱鋁合金型材不同材料之間產生溫差導致的熱應力,從而對門窗的使用壽命造成不良影響。
依據能量傳遞的三種方式,通過隔熱鋁合金型材傳遞的能量中,約50%%是通過傳導傳熱傳遞損失的,約35%%是通過對流傳遞損失的,還有約15%%是通過輻射傳遞損失的。為了提高隔熱鋁合金型材的隔熱性能,以多種途徑進行模擬計算,得到以下結論:增加隔熱條寬度,適當降低隔熱條的厚度,能夠獲得型材U值的降低;適當降低型材的重量,在滿足強度的前提下降低型材的壁厚能夠獲得型材U值的降低;采用C形隔熱條替代l形隔熱條,由于增加了能量傳導的距離能夠獲得較低的型材Uf值;降低型材外表面積,采用圓形外表面代替方形外表面,能夠降低型材的U值;型材斷面傳熱的等溫線設計與熱流方向垂直,所獲得的型材的U值最低;經在寬隔熱條中間填充泡沫或采用帶翅的隔熱條能夠降低型材的U值;但是,在小的隔熱區域采用帶翅的隔熱條不能降低U值,所以不建議在16毫米以下寬度使用帶翅的隔熱條。
隨著熱工計算方法標準《JGJT151-2008建筑門窗玻璃幕墻熱工計算規程》在國內的普及和推廣,隔熱鋁合金型材封閉腔體內部的輻射傳熱控制逐步引起業界人士的關注。對比歐洲的型材設計,由于隔熱鋁合金型材的復合加工方式不同(歐洲先穿條后再做表面噴涂,中國是先做噴涂后再做隔熱型材復合),導致在隔熱區域內,隔熱條兩側鋁型材表面輻射率從0.2上升為0.9,依據封閉空腔的輻射傳熱計算公式:致使隔熱條兩側鋁型材表面輻射傳熱增強,降低型材的保溫隔熱性能。因此,為了提高隔熱鋁合金門窗保溫性能,改變隔熱型材復合的加工方式,將先噴涂后復合的生產方式改變為先復合后噴涂的加工方式,成為未來隔熱鋁合金型材生產的主導加工方式。
壽命和質量是隔熱鋁合金門窗節能的關鍵
近些年,業主和開發商對門窗投訴最多的項目包括門窗開啟不靈活、門窗漏水和窗戶室內表面結露等問題。對于這些投訴,經過多次現場勘察和檢測,發現除門窗企業加工制作工藝控制不良、安裝不規范等主要原因外,也與隔熱鋁合金型材的隔熱斷橋材料選用不當有關。因為隔熱斷橋在隔熱鋁合金窗的整體構成中,隔熱條不僅是連接件,還是十分關鍵的結構件。一些企業往往忽視這個因素,選用一些PVC隔熱條或者其他材質的隔熱條,以圖降低型材的造價,但是往往產生的效果就是窗框型材在應用過程中由于高溫而導致型材出現變形、門窗漏水等現象。
劉軍說,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隔熱條尺寸精度存在嚴重偏差,導致與鋁合金型材復合后產生機械應力,一旦與其他應力如熱應力等組合,最終將導致型材彎曲和變形,或者出現復合過程中型材局部位置隔熱條因擠壓過緊出現裂縫,從而密封不嚴,出現開啟不靈和漏水等現象。
隔熱材料在型材受陽光直射溫度升高后出現變形,導致型材在熱應力作用下出現彎曲變形,甚至出現隔熱材料與型材脫開,最終導致門窗框變形而漏水。
隔熱材料內部由于加工過程控制不嚴存在氣泡和雜質,導致在受力作用時出現斷裂,而出現鋁合金型材變形而漏水。
因此,為了保證隔熱鋁合金窗具有長久的服務壽命,保證隔熱鋁合金門窗行業健康、有序地持續發展,強化隔熱材料的質量,優化隔熱型材的斷面設計,是維系隔熱鋁合金門窗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縱觀世界鋁合金門窗行業的發展,只要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的結構設計,鋁合金門窗行業就獲得了持續的發展;反之,就可能會類似我國90年代初期那樣,被某些類型的產品所替代。【完】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