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辦法,本市應逐步實行熱計量收費。未來幾年,本市老舊小區將全部進行熱計量改造,實行熱計量收費。
此外,
采暖期將根據天氣調整,分戶獨立采暖系統用戶可以根據情況與供熱單位協商暫停供熱。而用戶擅自增加散熱
設備可能面臨5000元以下處罰。
據悉,
供暖辦已開始下發通知,要求供暖單位22日陸續停暖。由于供熱啟動和停止都需要一個過程,市民家中的暖氣也不會馬上涼下來。
供暖時間
采暖期將根據天氣調整
●新規定
按照新《辦法》規定,本市采暖期為當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氣象等實際情況調整采暖期時間。
據介紹,采暖期起止時間是根據國家相關規范以及本市30年的氣象資料,以日平均氣溫5℃為標準確定的。根據氣象資料,以前曾出現過法定采暖期外日平均氣溫低于5℃的情況,對此,新規定指出,一旦出現極端天氣情況,在市市政市容管理部
門、氣象部門報市政府批準后,臨時調整采暖期。
●解讀
今年為有史以來最長采暖季
今年3月12日,市政府為應對低溫天氣,決定將采暖期延長7天。加上去年11月提前供熱的15天,本采暖期前后共延長了22天,是有史以來本市最長的采暖期。
據了解,由于受到"倒春寒"影響,市政府決定全市供暖免費延長至本周末。延期供暖不用老百姓掏腰包,由政府進行財政補貼,但寫字樓等
公共建筑延期供暖需繳費。
供暖溫度
未明確規定室內溫度
●新規定
對于采暖季的室內溫度標準,在即將實施的《辦法》中明確規定,采暖期內,對符合現行國家《住宅設計規范》要求的住宅,供熱單位應當保證住宅用戶臥室、起居室(廳)的室溫符合現行國家住宅設計規范的溫度要求,對不符合現行國家規范要求的住宅,應當逐步進行改造。
據了解,國家質檢總局和住建部聯合發布的最新《住宅設計規范》規定,臥室、起居室(廳)和衛生間的采暖設計溫度標準為18攝氏度。
●解讀
對室溫存爭議可托第三方檢測
市政市容委有關負責人解釋說,住宅用戶室內采暖溫度標準是用戶和供熱單位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但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
首先,用戶室溫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室外氣溫;突發事件;建筑及
供熱系統設計和建造問題;采暖用戶擅自改變原有房屋結構,增加采暖面積等。只有在很多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才能實現住宅用戶室溫達到規范要求。
其次,還考慮到了個性化的需求。一些用戶可以與供熱單位通過供熱采暖合同約定差異化的供熱需求,并不一定需要法律作出統一的、硬性的要求。
如供熱單位和用戶對室溫是否達標存在爭議,可以委托具備室溫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
供暖改革
老舊小區將按熱計量收費
●新舉措
本市應當加強供熱節能管理,逐步實行按照用熱量計量收費。
新建建筑物應當執行
建筑節能標準,具備熱計量及室溫調控功能。不符合現行國家住宅設計規范溫度要求的住宅,應當逐步進行建筑節能改造和供熱系統改造。
建筑物進行節能改造的,應當與熱計量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同步實施。
今天上午記者從市市政市容委了解到,未來幾年老舊小區將全部進行熱計量收費。
●解讀
收費按量計收 用熱多繳費多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節能研究中心博士、能源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付林認為,目前集中供暖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熱計量的方式上。原來都是按面積來收費,熱保公司不管供多、供少,房間熱不熱,都是按照面積(平方米)來收費。
付林介紹,由建設部牽頭的"熱改",現在就想把收費方式改為按熱量消耗的多少來收費。在供暖的管道上安裝一個類似電表、水表的儀器,用了多少熱,就按一定的標準收多少取暖費。用熱多就多繳費,用熱少就少收費。
現行集中供暖的收費體制,采取統一按照面積收繳取暖費,比較好執行。但對享受供暖服務的老百姓來說,卻未必公平。比如有些居民家里的溫度一直不高,無法達到規定的供暖溫度,但也要繳一樣的取暖費。 文/記者曾佑忠
新聞延展
新建小區全部實行熱計量收費
市市政市容委2月初透露,為促進節能,今年本市將推進公共建筑供熱計量系統改造,加快新建居住建筑以及既有節能改造居住建筑試行按熱計量收費的速度。
今年本市將在熱計量范圍方面進行突破,新建小區將全部按照熱計量的形式收取供熱費。
其他新規定
設立24小時值守制度
根據《辦法》和本市有關供熱服務規范的要求,采暖期內各供熱單位要設立24小時值守制度,隨時受理用戶反映的問題。
采暖季前足額繳納費用
新辦法規定,為保障供熱運行,用戶應當在采暖季前足額繳納采暖費。
本市即將推出的供熱采暖示范合同規定,每年5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用戶應當足額繳納下一個采暖季(當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的采暖費。
用戶未與供熱單位簽訂供熱采暖合同,但存在事實供熱采暖合同關系的,也應當在上述時間內繳納采暖費。
增加散熱設備將受罰
《辦法》中明確規定,用戶不得拆改室內共用供熱設施、擴大采暖面積或者增加散熱設備。
用戶裝飾裝修房屋不得影響供熱效果或者妨礙對設施進行正常維修養護。否則將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隔熱條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