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量化原則的運用:減量化原則具體來說有“九節一減”。九節即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電、節油、節柴(節煤)、節糧,一減就是減少從事“一產”的農民。
抓好“九節一減”,不僅可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有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還可增強土壤的固碳能力,大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在廣大農村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化解農業風險,發展循環農業、低碳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實現形式。 再利用原則的運用:農產品加工是連接第一產業與第二、三產業的橋梁,是解決現階段農產品供過于求、農業增產不增收局面的關鍵措施。要想做強加工業,一是對農產品進行深度加工;二是將各類農產品加工后的副產品及有機廢棄物化害為利,變廢為寶,進行系列開發、深度加工,有時其效益往往超過主產品的效益,既節約了能源資源,又解決了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再思考原則的運用:發展低碳農業和工業中發展低碳經濟又相通之處,發展低碳農業的再思考原則可以分為三點一是經營生態環境;二是開發安全優質農產品;三是調整優化升級農村產業結構。這三點,尤其是第二點開發安全優質農產品。其中,有機農產品不施用任何化學合成物質,綠色農產品嚴禁施用高毒高殘留化肥農藥,少用化學合成物,多用有機肥。這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大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對于國家整體發展低碳經濟十分有利。
生活:節約能源,從小事做起
工業減排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節能,也能為碳減排目標做出非常大的貢獻。新近研究表明:社會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只占污染源的百分之四十一,現代家庭造成的污染卻占百分之五十九。在能源浪費方面,家庭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衣:少買不必要的衣服。服裝在生產、加工和運輸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時產生廢氣、廢水等污染物。采用節能方式洗衣。選擇節能型洗衣機,小件衣物盡量手洗,適量使用洗衣粉。
食:低碳飲食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減少和限制對糖和淀粉的攝入,也就是少吃糖、米飯和面食等;二是同時增補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素。同時,減少糧食、畜產品的浪費,適量飲酒,減少吸煙等也是低碳飲食的重要表現。
住:節能裝修。選用環保材料,減少
木材、
鋼材、陶瓷的使用量,杜絕奢侈裝修的現象。選購節能、環保型家電,合理使用家用電器,節約用電。增加太陽能的使用率。 行:選購小排量汽車,盡量減少開車次數。外出多步行或騎自行車,遠途盡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低碳向人類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問題,沒有現成的經驗、理論與選擇模式,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創新,創新我們的生產、生活模式,保護地球家園、為人類的未來造福。地球的未來由你改變。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