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05月06日消息 】國務院不久前批準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層面專
門針對安徽省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戰略規劃,是皖江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標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從上世紀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確定蕪湖為皖江開發開放的龍頭,到今天作為“雙核”城市之一和沿江發展軸的中心城市,蕪湖將按照《規劃》定位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體制,加快承接,增強“核”動力,當好排頭兵,實現新跨越。
大力承接,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施工業和三產“雙輪驅動”,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資本、技術和人才,進一步做大汽車及零部件、材料、電子電器三個支柱產業,加快培育一批爆發式增長的新興產業。力爭到2015年,努力打造汽車、材料、
光電三個千億元產業,奇瑞、海螺兩個千億元企業,新興鑄管等三個500億元和若干個百億元企業。
一是發展壯大支柱產業。支持奇瑞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加強技術、資本、市場合作,發展
新能源汽車、自動變速箱、高效率發動機、動力總成、汽車電子、機器人制造等,爭取早日躋身世界著名汽車企業之列。進一步發揮海螺集團的生產技術、裝備、人才、資金和管理優勢,大力發展能耗低、排放少、資源利用率高的大型水泥產業集群。加快新興鑄管、精誠銅業、鑫科材料等企業項目建設,積極承接東部地區關聯產業轉移,打造國內一流的銅
基材料加工基地、
玻璃產業基地。
二是加快培育新興戰略性產業。積極跟蹤對接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引進一批“好、大、高、新、外”項目,引進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拉長產業鏈,做大產業群。全力推進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光電、信義
光伏玻璃 、明遠
光伏電池等光電項目,努力打造中國“光谷”。推進海創節能裝備制造、杉杉生物藥業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大力發展
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各縣區都要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選擇一兩個基礎好、潛力大的產業,重點培育,重點投入,市里跟蹤配套,實行一個產業、一套班子,定目標、定措施、定責任、定時間,一抓到底,力求突破,加快形成一批爆發式增長的新興產業。
三是著力提升第三產業。圍繞金融、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物流產業發展和專業化大市場建設等五大重點,積極承接以長三角為重點的國內外高端服務業
輻射,不斷促進三產規模擴張、結構優化,力爭三產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努力把蕪湖建設成為與長三角緊密聯系的區域性現代服務業基地,推動三次產業聯動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高端化。
創新升級,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不斷把握發展主導權,增強發展新優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但求所在,力求所有,在承接中創新,在創新中承接,大力推動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集中力量,聚焦突破,盡快形成一批科技成果、產業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
加大創新投入。要制定出臺一系列文件,強力推進自主創新。2008年財政安排自主創新資金4。8億元,去年安排7。2億元,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強研發能力建設。鼓勵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強化金融支撐,大力引進發展各類金融機構和非金融融資機構,發揮政府性風投公司作用,對主營業務突出、管理比較規范、創新能力較強、發展后勁較大的企業,大膽扶持,支持其迅速做大做強。
創新體制機制。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推進產學研結合,加強與高校院所的合作,組建產學研戰略聯盟,設立產業轉移中心,力爭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上取得新突破。積極引導
高新技術企業加強研發機構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堅持好字優先、好中求快,把有限的資源、資金向優勢企業和優秀企業家集中,扶優扶強,優勝劣汰。
實施“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在全市選擇100戶企業家素質比較高、創新能力比較強、誠信意識比較高、發展也比較快的企業,每年拿出1億元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對培育企業每年每家給予100萬元的獎勵,動態管理,跟蹤問效,優勝劣汰,加快形成一批爆發式增長的中小企業。
集聚創新人才。大力弘揚“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支持冒險、鼓勵冒尖”的創新文化,圍繞推進自主創新、培育新興產業、實施創業富民,加快引進和培養一批創新創業人才、領軍人物。大力營造“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寬容企業家、保護企業家”的濃厚社會氛圍,讓一切創新創業的源泉充分涌流、競相迸發。
合作聯動,形成區域共贏發展格局著力推動區域間分工合作,充分調動轉移方的積極性,強化一體聯動,促進共贏發展。
建立合作雙贏機制。積極與上海、江蘇、浙江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加強對接,建立共同的金融、產權、技術等要素市場,著力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平臺。加快做大上海產業轉移試驗區規模,承接長三角產業輻射,參與長三角分工協作。
推進皖江區域聯動。主動加強與馬鞍山、巢湖、宣城、銅陵等周邊城市的溝通聯系,推進蕪馬同城化,加強交通路網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城市建設規劃等全面對接,互聯互通,共建共享,錯位競爭,共同發展。
優化環境,全力推動更好更快發展。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拉開城市
框架,綠化、美化、亮化城市環境,提高城市
承載力、輻射力和帶動力。推進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的協調互動,通過不斷調高、調新、調優、調強產業結構,改善城市人口結構,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大力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努力把蕪湖打造成服務效率最高、運行成本最低、發展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完】
與【光伏玻璃】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光伏玻璃”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