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工程量是建筑工程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建筑工程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工程童的計算占建筑工程預算的大部分時間,預算員要減少勞動量,就必須總結經臉,靈活利用各種技巧.
工程量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的重要因素. 工程量計算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工程造的準確性.其次,工程量是施工企業編制施工作業計劃,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組織、安排材料、構件和物資供應的重要數據。另外,它還是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重要依據。
當前,雖說各預算軟件公司相繼推出了自動計算工程量的軟件,預算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作工程量計算,但是這些軟件還不很成熟,不能計算出全部項目的工程量,如零星項目、單項腳手架等,鋼筋工程還需要借助鋼筋翻樣軟件完成。另外,利用計算機計算工程量時,圖紙信息的輸入過程很復雜,往往需要幾天或更長時間,也不便于檢查以發現問題。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手工計算工程量依然占主導地位。對大部分工程預算而言,計算工程量耗用的時間占全部施工圖預算編制工作的60%一70%‘以上,如果用造價軟件套項,則所占比例更高達90%。以上。針對這種情況,利用各種技巧,快速、準確地計算工程量是工程預算從業者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在工程實踐中積累出一些經驗和技巧,茲述如下,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巧用各種基數計算工程量
工程量計算中有一些反復使用的基數,應在計算各分部分項的工程量之前計算出來,供后面計算時直接利用,而不必每次都重復計算.以節約時間,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這些基數主要為“三線一面”.即“外墻外邊線”、“外墻中心線“、“內墻凈長線”和“建筑面積”.對于“三線”的長度,如遇墻厚不一或各層平面(詞條“平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布局不同時,應按墻厚、層次分別統計.另外,“室內凈面積”“首層建筑面積”和“內墻面凈長線“也是經常要利用到的基數。
1.建筑面積(S建筑面積)和首層建筑面積
(S首層建筑面積)。建筑面積本身也是一些分部分項的計算指標,如腳手架項目、垂直運輸項目等.在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工程量都為S=S建筑面積。首層建筑面積S首層建筑面積可以作為平整場地、地面墊層、找平層(詞條“找平層”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面層、防水層等項目工程量的基數,如北京市建筑工程預算定額中,曾經把平整場地的工程量S按S=1.4S首層建筑面積計算。
2.室內凈面積(S室內凈面積)。室內凈面積可以作為室內回填土方、地面找平層、墊層、面層和天棚抹灰等的基數.利用這個基數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如果地面是做塊料面層時,地面面層的工程量s應在s室內凈面積的基礎上,加門口處的塊料面積;二是天棚如果為斜天棚,則應在室內凈面積的基礎上乘坡度系數.
3.外墻外邊線的長(L外墻外邊線).外墻外邊線是計算散水、外墻面(裙)裝飾、外腳手架等項目的基數。
(1)散水的計算.技國家預算定額規定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散水的計算是按實際面積計算,如果建筑物的外形是一種非四邊形的多邊線,而我們仍按逐塊累加的計算法,則很難計算.在實際工程中,我們可以這樣計算,如散水寬度為B,則散水面積工程量S散水=L外墻外邊線xB+4B2,這個公式不但適用于矩形外形,還適用于非矩形的建筑外形。
(2)外墻面(裙)裝飾面積計算。如建筑物外培面(裙)商度為H,則外墻面(裙)裝飾面積S=L外墻外邊線XH。
(3)外腳手架的工程量計算。外腳手架的工程量S= L外墻外邊線xH,H為檐高。
4.外墻中心線(L外墻中心線)。外墻中心線是外墻基礎溝槽土方、基礎體積、外墻體積、外培基礎防潮層等項目工程盤的計算基數,
(1)外墻基礎溝槽土方:V=L外墻中心線xS溝槽橫斷面積
(2)外墻基礎體積:V= L外墻中心線XS集成橫斷面積
(3)外墻體積:V=L外墻中心線xHxS〔H為墻高,6為墻厚)
(4)外墻基礎防潮層面積:S=L外墻中心線x8(8為外墻基礎厚)
5.內墻凈長線(L內墻凈長線)。內墻凈長線L內墻凈長線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計算內墻體積上,內墻體積V=L內墻凈長線XHx(H為墻高,6為墻厚).值得注憊的是,我們不能像利用外墻中心線一樣,把內墻凈長線用在計算內墻溝槽土方體積和內墻基礎體積上,因為內墻凈長線不等于內墻基礎凈長線,前者在數值上較后者大。
6.內墻面凈長線(t內墻面靜長線)。內墻面凈長線不同于內墻凈長線,外墻的內面也稱為內墻面.用內墻面凈長線來計算踢腳線和內墻面抹灰工程量很方便。
(1)踢腳線L的計算。根據國家定額規定,踢腳線的工程量為室內凈空周長,即房間內墻面的長度,即L=L內墻面凈長線.不過,防腐耐酸章節的踢腳線,則不能按此方法計算。
(2)內墻面抹灰面積S.如前所述,內墻面不同于內墻墻面,如果僅僅用內墻凈長線計算,則會出現工程量漏算的情況.利用內墻面凈長線計算內墻面抹灰,則S= L內墻面凈長線XH,(H為內墻面凈高)。
當然,我們在計算時,亦可幾種基數交叉配合使用,如我們計算出內墻面凈長線,則可根據矩形面積計算公式,算出室內凈面積S室內凈面積,利用外墻外邊線計算出首層建筑面積等.
合理安排計算順序也便于快速計算工程量
合理安排工程量計算順序是快速準確計算工程量的關鍵之一。計算工程量時,有些項目是相互聯系的,如果計算順序安排不當,就會使有些數據重復計算,增大計算工作量、降低計算速度,安排工程量計算順序的原則是盡量少翻閱圖紙、資料以求快速、方便,對于一般工程分部工程量計算順序應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裝飾,先內部后外部。在計算建筑和裝飾部分時也要對計算順序進行合理安排。
1.計算建筑部分時,應按基礎工程、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木門窗工程、砌筑工程的順序,而不能按定額的章節順序來計算,否則會對某些項目反復計算,從而浪費大量的時間。例如,我們先算出了混凝土工程中的梁、柱的體積和門窗面積,那么,在計算砌筑工程需要扣除墻體內混凝土構件體積和門窗部分在墻體內所占休積時,可以利用前面計算的梁、柱的體積和門窗部分所占的體積.利用這些數字時,要注意這樣兩個問題,一是要看梁、柱等混凝土構件是否在所計算的墻體內,如在墻體內,則扣除,否則,不扣除:二是當梁、柱寬不同于墻厚時,即梁、柱不完全在墻體內時,只能部分扣除.而不能扣除整個混凝土構件的體積。同理,在計算回填土方和土方運輸時,磚基礎的體積也可以為后面的計算所利用。
此外,計算各分部的各項目工程量也有一定的順序技巧.如計算混凝土工程部分時,一般應采用由下而上,先混凝土、模板后鋼筋,分層計算按層統計,最后匯總的順序.砌筑工程可從整體上分層計算,每層的量采取“整算零扣,的方法計算。
2.計算裝飾部分時,要先地面、天棚,后墻面。先算地面工程量的好處是可以利用地面的面積,計算出平面天棚和斜天棚的面積.計算墻面扣除門窗及洞口面積時,也需要再次用到這些數據。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當以房間為單元計算抹灰工程量時,同一門窗要扣兩次面積。
3.計算預制混凝土構件時,要按預制構件的施工順序計算。根據工程籃計算規則,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制作、運輸、安裝都要計算損耗量。因此,在計算預制混凝土構件時,首先根據施工圖計算預算量,再依次根據定額規定的損耗率計算制作工程量、運輸工程量、安裝工程量,最后計算預制構件灌縫工程量。按這個順序計算除了計算快速和準確外.還能保證預制構件計算項目的科學性,不會漏項。
利用“二表”(預制混凝土構件 表、門窗表)計算的技巧
1.預制混凝土構件表。該表主要用于統計和計算預制混凝土構件,混凝土預算工程金以及鋼筋、模板用童。計算時應按結構施工圖順序每圖單獨列表,以防漏算。在計算結構工程量時,宜一次算出并填入相應表內,并標出對應位置,以便在計算相應墻體工程量時扣除。其中,相同型號的預制構件只計算一次,另統計出該構件的各層數量和總數.預制混凝土構件表如表一所示。
2.門窗表。該表應在計算主體工程前先行完成。根據設計圖特點,列表統計各種門窗的數量、單個面積、總面積、型號、材質、作法,以供列項用,并分別列出各層以及不同墻厚位置的數量與面積,供計算內外墻砌筑工程量和抹灰工程量。
門窗表的形式如表二所示.巧用預算手冊和各種標準圖集
為了提高計算速度,各地都編有預算手冊,利用預算手冊可使一些繁瑣、零星的計算變得簡單,一目了然,從而大大簡化計算過程,節約時間。
例如,在計算磚基礎工程量時,某一磚基礎高1.2m,基礎墻寬度為240mm.長10m,大放腳為等高六層,如果直接計算則很麻煩,特別是大放腳部分.計算時我們利用公式“基礎斷面積=基礎墻寬度x基礎高度+大放腳增加斷面積”得到:
S=1.2x0.24+42x0.0625x0.126=0.619㎡
如果我們利用預算手冊中“等高、不等高磚基礎大放腳折加高度和大放腳增加斷面積表”,查到折加高度和增加面積分別為1.378m和。3308㎡,則:
S=0.24x(1.2-x1.378) =0.619㎡或s=1.2x0.24+0.3308=0.619 ㎡
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利用預算手冊可以使有些本來很復雜的計算變得簡便。
對于往常要采用標準圖集的人孔板、洗滌池、小便池、曬衣架等.每個部分需計算的項口很多,計算時又很繁瑣,因此,可以平時就把相應的單位工程量計算出來,寫在圖集上,需要時直接使用。
總之,建筑工程預算的工程量計算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不僅要認真、細致,更要懂得如何利用各種技巧去簡化計算,減少勞動強度,節約時間和保證計算的準確。
表一 預制混凝土構件統計計算表
表二 門窗(洞口)工程量純計計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