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密封膠選用
密封膠是隱框玻璃幕墻關鍵材料。
硅酮密封膠具有優異的結構性(具有承受動靜載荷能力)、
耐老化性及抗紫外線性能。是業內公認的優異的結構粘結膠。《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明文規走:幕墻中用于
板材與金屬構架、板材與板材、板材與玻璃肋之間的結構用硅酮粘接材料,簡稱
硅酮結構膠。幕墻嵌縫用的硅酮
密封材料,又稱
耐候膠。中空玻璃應采用雙道密封。一道密封應采用丁基熱溶密封膠。隱框、半隱框及
點支承玻璃幕墻用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應采用硅酮結構密封膠;
明框玻璃幕墻用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宜采用聚硫類
中空玻璃密封膠,也可采用硅酮密封膠。工程實踐中存在中空玻璃生產廠家無視國家規范標準,省略
丁基膠,縮窄二道結構
硅酮膠寬度,造成透氣滴露,降低中空玻璃粘結
強度,留下隱患。
2.2消除安全隱患的措施:
2.2.1幕墻施工企業盡管自有幕墻生產加工廠,但是由于異地施工等原因,訂購加工中空玻璃的情況是大量存在的。施工企業在訂購中空玻璃必須在訂貨合同條款中詳盡列明中空玻璃原片、丁基膠、硅酮結構膠的品種、規格、品牌;鍍膜玻璃的除膜工藝;幕墻附框組框形式與中空玻璃粘接寬度厚度;結構膠的使用壽命年限等要求。井且派專人駐廠跟蹤中空玻璃加工的全過程,徹底從生產源頭消除中空玻璃及附框組成板塊的加工生產中的安全隱患。
3、規范標準欠缺,監督無依據
3.1規范標準欠缺
3.1.1密封膠保險年限(保質期、壽命)
業內人士關于硅酮密封膠與
聚硫密封膠優劣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耐人尋味的是《中空玻璃國家規范》GB11944-89中曾明確強調:結構硅酮密封膠應有與接觸材料
相容性試驗報告,并應有保險年限的質量證書。而到了2002年修訂的《中空玻璃國家規范》GB11944-2002中卻刪除這個唯一要求結構硅酮密封膠保險年限的條款。使事關隱框玻璃幕墻長遠安全時效的結構膠再無規范標準約束,不能不讓人的遺憾與擔憂。
3.1.2托條設置的疑惑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96第5.6.7條規定:隱框或橫向
半隱框玻璃幕墻,每個分格塊的玻璃下端應設兩個鋁合金或
不銹鋼托條,其長度不應小于100mm,厚度不應小于2mm,高度不應露出玻璃外表面。倒掛式玻璃頂宜在玻璃四角設置不銹鋼安全件。
現行的《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將上述條欲修改為《隱框或橫向半隱框玻璃幕墻,每塊玻璃的下端宜設置兩個鋁合金或不銹鋼托條,托條應能承受該分格玻璃的重力荷載作用,且其長度不應小于100mm、厚度不應小于2mm、高度不應超出玻璃外表面。托條上應設置
襯墊。從應設到宜設置的改變,要求更加柔和、彈性,透視出規范標準編寫者對于設置兩個鋁合金或不銹鋼托條的作用的疑惑與不確定。從力學角度分析,由于隱框玻璃幕墻的中空玻璃自重完全是由粘結在鋁合金附框上的硅酮結構膠承擔的,重力垂直向下。如果設置的兩個鋁合金或不銹鋼托條安裝過緊,直接產生向上的托力,使鋁合金附框上的硅酮結構膠始終受到向上的剪切力,凝聚應力在附框的結構膠上,最終破壞結構膠。若安裝有間隙過松,就無法承載玻璃重力。假若鋁合金附框上的硅酮膠失效,即使有下面托條,玻璃也照樣傾倒下來。托條既不能起到承載部分重力的作用,也不能起到輔助保險的作用。若是真正能夠保證玻璃幕墻重量承載的安全,這樣的規范條文毫無疑問應當是強制性的。事實上絕大多數的隱框玻璃幕墻并沒有設置托條。
3.1.3附框材質、規格無要求
隱框玻璃幕墻的附框〔也稱副框)是極其重要的關鍵材料,它直接與中空玻璃粘結,再由鋁合金壓板固定在豎通與橫通組成的框格上。附框與中空玻璃間的硅酮結構膠直接承擔著每個獨立板塊的全部重量和
風荷載、地震綜合荷載。這樣一個關鍵材料的材質、規格、材料厚度要求,組框形式,翻遍規范標準居然沒有任何提及,甚至連附框或是副框以及其它什么與之對應的專屬用詞都沒有。不能不說是缺失與疏漏。
目前相當多的廠家為圖便利節省造價,中空玻璃扳塊的附框不進行組框加工,而是分段粘結在玻璃面上,堂而皇之的高懸在高層樓宇的外立面上,真是令人膽寒。翻查現行的規范標準對于附框完全沒有要求,使工程監管缺乏法規依據,目睹安全隱患存在很無奈。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