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十一五”以來,安徽省池州市以調整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促進節能減排為目標,有效實施了淘汰關閉、結構優化、擴大規模、提升質量等一系列舉措,使該市墻材產業結構實現了重大調整,產業得以升級。
政策形勢及發展需要,是墻材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擁有九華山風景區及皖西南優美風景資源的池州是全國第一個生態經濟示范區,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態立市理念,并致力于打造山水園林城市。池州市墻改工作圍繞這一理念推動節能減排工作。早在2006年該市墻改辦就提請池州市發改委牽頭,聯合土地局等7委局下發文件,列出了全市小輪窯企業淘汰關閉時間表。2007年池州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限制生產和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的通告》,規定2008年1月1日起在主城區和九華山風景區實施全面“禁實”。
實施強制性淘汰與關閉,是墻材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提。池州市墻改辦作為實施主體,憑借東風,搶抓機遇,積極與池州市經信委、政府節能辦溝通。將小輪窯清理整頓工作納入市政府節能目標管理考核內容,由市長與各縣區政府領導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為輪窯關閉提供了重要保障。各縣區墻改辦主動出擊,精心組織實施輪窯關閉具體工作。2007年年初,石臺縣1家輪窯企業發生土地糾紛,石臺縣墻改辦抓住契機,針對石臺資源環境現狀,提請縣政府乘勢關閉了所有黏土磚企業,使石臺縣成為安徽省率先全面關閉輪窯企業的縣。青陽縣和貴池區繼2008年、2009年對城區周邊鄉鎮及沿國、省道實施部分關閉后,2010年全市輪窯企業全部關閉。
促進新型墻材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是墻材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池州市墻改辦于2008年就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型墻材確認管理的通知》,對該市申報資質認定工作提出了明確規定,制定了高于安徽省墻改辦考核標準的實施細則。同時請專家到企業進行工廠現場考核。2009年以來,池州市新墻材企業中混凝土砌塊類企業主機設備均為QT8-15以上機型,有兩家年產1億塊標磚的蒸壓粉煤灰企業投資均在3000萬元以上,現又在原有基礎上投資建設加氣混凝土
生產線及其他制品,企業規模和質量技術管理水平均居安徽省先進行列。為適應需求,在確保質量的情況下,注意發展不同的新墻材,目前池州市新墻材品種豐富,基本滿足了當地經濟建設的需要。
加強質量監管,是墻材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保證。要想用新型墻材徹底取代傳統黏土磚,必須注重產品質量,樹立新型
墻體材料的良好市場形象。池州市墻改辦首先通過質量月活動,要求新墻材企業必須使用電子配料秤、必須建有實驗室,產品要進行初步檢測后才能出廠,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強化產品質量管理;其次以執法檢查為手段,以產品備案為條件,強化市場監督,嚴把市場準入關,拒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這一系列監管措施,促使該市新墻材企業加強了行業自律,注重企業管理,提高了產品質量,從而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形象。使得池州墻材市場呈現良性循環的大好局面,墻改工作也得到了各方認可。
據了解,“十一五”初期,池州市僅有新墻材企業11家,新墻材生產能力2.2億塊標磚,黏土磚企業76家,黏土磚產量5億塊標磚以上,新墻材使用率僅35%。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十一五”末,該市新墻材企業已發展到28家,新墻材產能達15億塊標磚,最大企業規模年產1億塊標磚。2010年年底,該市黏土磚企業基本被淘汰,非黏土類墻體材料使用率達到98%以上。
池州市墻改辦主任程美紅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池州市墻改辦將緊密結合池州城鄉建設和發展工作實際,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節能減排為中心進行技術結構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提高工作成效,推動池州市墻材革新與
建筑節能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打造生態池州做出更大的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