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fā)布:
【中國幕墻網】根據(jù)北京晨報的消息北京CBD核心區(qū)超500米,地面上樓層達108層的“
中國尊(詞條“中國尊”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即將在下周開工奠基。據(jù)悉,這座建筑建成后將超過目前北京第一高樓――330米的國貿三期,成為未來北京新的第一高樓。

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效果圖
根據(jù)標書,510米高的“中國尊”造型為地上108層,地下4層,未來將被規(guī)劃為中信集團總部大樓。建成后,它比330米的國貿三期還要高出近200米。與全球已建成的摩天大廈相比,“中國尊”的高度僅次于阿聯(lián)酋的迪拜塔,名列第二。但由于設計高度超過510米的在建高樓中,僅中國就有7座,因而“中國尊”的設計高度在國內最多只能躋身“八強”。
“中國尊”構思源于中國傳統(tǒng)禮器之重寶“尊”的意象。其外形自下而上自然縮小,形成穩(wěn)重大氣的形象,同時頂部逐漸放大,最終形成雙曲線建筑造型。
據(jù)了解,目前,設計高度超過510米的在建高樓中,僅中國就有7座,正在建設的
上海中心大廈,高度達632米;而深圳、武漢、重慶、廈
門、天津等城市都在規(guī)劃超過500米的高樓。
根據(jù)國務院關于消防工作情況的報告,目前,我國有
高層建筑27.5萬棟,其中百米以上
超高層建筑2377棟。高層建筑尤其是
超高層建筑的不斷出現(xiàn),給消防安全提出了更大的難題。去年的上海大火,暴露了我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引發(fā)的人們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的普遍關注。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而我國目前的消防力量仍無法滿足需求。此外,國內外的高層火災經驗證明,高層火災重在自防。超過100米的高樓著火,如果大樓自身的消防系統(tǒng)不起作用,靠外部救援撲滅大火幾乎不可能。目前,消防部門主要靠室內消防設施及隨身攜帶
設備進行撲救。但登高車有效的撲救高度也很有限,目前消防系統(tǒng)最高的登高車也只有101米,而國內目前也只有少數(shù)幾輛。
所以,高層建筑自身的消防系統(tǒng)是保證
防火安全的關鍵。
相關人士透漏,在
防震方面,設計方在結構體系的牢固性、
構件使用等多個方面都進行了充分考慮。同時考慮到塔樓高度遠超過了中國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限值,設計方表示經過
抗震超限委員會主持的專家審查,在可能需要進行整體結構的振動臺地震模擬試驗及重點部位的抗震性能試驗,以確保最佳的安全性。而在
超高建筑人員疏散設計方面,“中國尊”的疏散樓梯,疏散路線寬度和疏散距離都是嚴格遵照規(guī)范的要求來設計,并將在進一步設計中探索電梯輔助疏散的可行性。
此外,超高層建筑在防火設計要還需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設置避難層
建筑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筑,盡管已設有防煙樓梯間等安全疏散設施,但發(fā)生火災時,大樓內的人員仍很難迅速地疏散到地面。根據(jù)我國《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規(guī)定,超高層
公共建筑每15層必須設置避難層,不能對該層房屋進行裝修,也不能挪為他用。當有火災等緊急情況發(fā)生時,高樓上的人員就可以先就近到避難層暫時躲避,等待救援。
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嚴格使用不燃材料
央視大火、上海大火等火災,皆因易燃
外墻保溫材料(詞條“外墻保溫材料”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引發(fā)。
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火災具有
保溫材料易被引燃、火災蔓延速度快、火災從外墻向室內蔓延、易形成立體火災、易危及臨近建筑物等特點。在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下,此類外墻
外保溫系統(tǒng)的
保溫材料火災基本上是不可控的,易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及群死群傷事件。客觀上講,高層建筑及超高層建筑的外墻應具有相應的
耐火極限。【完】

新京報訊 (記者自曾暉)記者昨日從中信地產高層獲悉,其開發(fā)的CBD Z15地塊即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項目將于2016年底封頂,
預計總投資達240億元。據(jù)中信地產介紹,“中國尊”項目頂部設置觀光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