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無錫地鐵1號線高架站錫北運河站和堰橋站的幕墻已經完成,從外面能夠看出裝修效果來。兩個站點的一層外側都貼著淡黃色的瓷磚狀材料,二、三層則是明亮的
玻璃幕墻。昨日記者從地鐵集團得知,高架站的幕墻有三種,其中一種是紫砂土燒的板,而且用的是目前國內自主研發的建筑紫砂土。
玻璃幕墻使了“障眼法”上層框架根本沒裝玻璃
錫北運河站這一大“畫舫”式建筑的兩翼通道已經安裝上了雨棚,“畫舫”周身貼的是米黃色瓷磚和玻璃幕墻,在綠地映襯下顯得清新淡雅。引人注目的是伸出大廳的雨棚,就像“畫舫”的舫檐,江南水鄉的韻味盡在其中。
三樓站臺層的鋼屋頂已經成型。屋面呈人字形,最重的鋼柱約1.5噸,最重的鋼梁有3.4噸,該站總共用了約780噸
鋼材。別小看這雙層屋頂,它們除了讓站臺層顯得更加空曠“有型”以外,還能在列車通行時較大限度地通風,避免站臺上氣流過大。
站在錫北運河站外面,整個車站的幕墻看起來渾然一體。但是如果站在反光的角度,就能清晰地看出三樓的中間上層并沒有裝玻璃幕墻。如果站在三樓的站臺層人能感覺有風,但是環顧兩邊都是明亮的“玻璃墻”,除非用手去探才能發現上層的框架中根本沒有玻璃。原來,地鐵的站臺層需要很好的空氣流通。某些城市的地鐵站臺層兩邊只有欄桿,處于完全開放的狀態,就是為了大量人群和列車進出站時擁有良好的通風效果。但考慮到這樣做犧牲了渾然一體的視覺效果,設計師們玩了一個小小的“障眼法”,在下層安裝了1.5米高的透明玻璃幕墻,上層2.7米高的空間則只有
金屬框架。這樣一來,通風一般也從人頭頂掠過,不會直接吹到身上。
高架站幕墻項目負責人陳建華告訴記者,雖然三樓的站臺層采用了通透式結構,但并不怕風雨。除了“畫舫”伸出的檐遮擋風雨,地面將來也會做
排水系統。
陶土板用的并非宜興紫砂土中空結構能有效隔熱降噪
和三樓相比,二樓就是全封閉的空間了。二樓外面是景觀玻璃幕墻,里面則是具有
隔音、隔熱功能的夾角
中空玻璃幕墻。站在一樓地面上仰望,一樓靠近道路的
頂板顏色比墻面淺一些,呈奶白色。通道
吊頂用的是純
鋁做的板,相比其他吊頂板不僅輕而平整,而且更加價廉物美。
最有意思的當屬墻面上的
陶土板幕墻。這是一種
新型幕墻材料,2006年中國才開始自行研發和生產,目前在國內應用也不多。陳建華說,這是用100%的天然純凈紫砂土燒制而成的,通體是天然陶土的本色。不過,這個紫砂土和無錫人所熟知的宜興紫砂土不是一回事,這是福建大量出產的一種陶土,質地沒有宜興紫砂那么細膩,不是用來做紫砂壺的,價格也便宜多了。陶土板是在1200攝氏度的高溫下燒制的,性能很穩定。這些陶土板都是中空結構,能有效隔熱降噪,表面上不容易產生靜電,對灰塵的吸附能力弱,雨水一沖就干凈了。錫北運河站共用了2000多塊陶土板,全部用扣件相連,比用膠粘更安全。
5座高架站裝修已經進場下個月就能通電亮燈
無錫地鐵1號線高架段從堰橋站起,經錫北運河站、西漳站、天一站,至劉潭站結束,目前五站的
鋼結構工程、軌道工程、供電工程已基本完工;機電安裝工程已完成75%左右,隨后將進入單機調試及系統調試階段。預計到下個月底,高架站就能通電亮燈。到4月底,機電安裝就會結束。現在,地鐵高架站裝修隊伍已經進場,正在進行施工準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