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眾光伏專家在日前召開的第14屆中國光伏大會上就行業總體形勢表達看法。
王仲穎:中國式能源革命一定是跨油氣時代直接進入可再生能源時代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穎說,能源和經濟是血與肉的關系。中國現階段還要保持百分之7點幾的GDP增長速度,能源不增長是不可能的。能源的增長量要靠節能、經濟轉型、一切先進的技術手段,使能源總量不增長。
他說,根據中央提出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按照現有能源結構發展模式以及對化石能源利用技術的判斷,中國到2020年一次能源的供應量沒有70億噸標準煤,是實現不了的。依靠化石能源去提供這70億噸標準煤,霧霾問題永遠解決不了。需要至少1/3的煤炭、1/3的油氣、1/3的非化石可再生能源。
他表示,能源革命一定會改朝換代,一定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時代。歷史上有兩次劃時代的能源革命,一次從生物質能源時代轉向煤炭時代,第二次從煤炭時代轉向油氣時代。發達國家在經歷這兩次能源革命后已經完成了向空間化時代的轉變,健康地進入良性的循環發展的時代,已經達到了他們所期望的經濟總量水平,并且在進一步向信息化時代轉變。信息化時代要從油氣轉向低碳。中國式的能源革命已經沒有機會先轉變成油氣,然后再從油氣轉變到低碳、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國式的能源革命一定是跨油氣時代直接進入可再生能源時代的情況。
他說,能源革命的內涵是在能源生產環節實現清潔化,逐步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環節擴大電力的使用范圍,提高電力比例。解決70億噸能源供量,一是如何把效率提高轉換成電,這個電是來自煤、油氣還是風電、太陽能,完全不一樣。二是大幅度提高終端用能的電氣水平。在新世紀能源革命中,哪個國家電力系統轉型成功,哪個國家就在新一輪能源革命中搶占先機。
王勃華:光伏產業(詞條“光伏產業”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是政策型市場經濟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沒有市場就沒有產業。光伏產業在全球產業里是非常少見的一個產業,它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它是受政策影響非常大的一種政策型市場經濟,這不僅僅是中國,連發達國家都是一樣的。
他表示,日本、美國、中國市場目前形勢比較好,但是也將會步入德國式的光伏市場發展的常態,在一輪新的熱潮之后降下來。因為任何市場都不可能無休止地擴大規模。市場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是不能隨便透支的,應該統籌發展。市場具有一種稀缺性的特點,而且流動性特別差,光伏產品一用就是20年、25年,使用周期比較長,這就應該防止提前消費。沒有統籌規劃,大起大落,對整個光伏產業是沖擊力非常大的。
許洪華: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可先嘗試近零能耗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許洪華說,科技部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實現和常規能源完全可競爭,要全產業鏈的布局研發。“十三五”能源科技總體規劃還是沿著高能效、低成本、智能化的技術方向發展,主要解決制約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共性及瓶頸技術問題。
他表示,可再生能源應用處于弱勢,在農村和城市一下子推也不好推,可以先做單元技術,研究近零能耗的概念,在區域產生的可再生能源和消耗的能源平衡時,結合儲能、智能電網技術,或許可以實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100%的應用。單元技術做出來再推廣,區域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就能支撐了!就辍


天合光能近期宣布,公司的主要組件玻璃供應商北京華美大正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與常州高新區政府簽訂一項投資協議,擬在常州光伏工業園區新上光伏玻璃加工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入3.1億元。自此,華美大正正式入駐常州天合光伏產業園,工廠緊鄰天合光能廠區

Bayer材料科技致力于開發新的可持續的技術和材料,尤其是提到來自再循環資源的優化能源,比如太陽能和風能。

近日,2012年安徽省科技獎網評工作已經結束,根據申報項目特點,本年度只對科技進步類獎項目(不含自然科學類項目)實行了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