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盡管綠色建筑在中國已經興起了一段時間,但仍然步履蹣跚。在霧霾圍城的城市里,節能低碳的建筑為何依然叫好不叫座?在中國,阻滯綠色建筑快速發展步伐的是什么?我們該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保爾森基金會共同主辦了未來城市研討會,研討會以“21世紀建筑:優化建筑能效,構建可持續未來”為主題。與會專家共同探討了推廣節能建筑的最佳實踐和有效方法。
優化能效迫在眉睫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司分析,到2020年底,如果城市新增的建筑全部在現有基礎上實現50%的節能,則每年大約可節省1.6億噸標準煤。在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總面積占比很大,但它們普遍存在著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和氣密性(詞條“氣密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差、供熱空調系統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節能潛力巨大。
“優化建筑能效對可持續城鎮化作用很大,因為大概有4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建筑,中國未來也會建造大量的民用商用建筑,如果我們可以幫助中國提高建筑能效,比如設計一些新的標準、研發新的技術等,對中國和世界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北柹饡呒壯芯繂T戴青麗(Deborah Lehr)表示,提高建筑能效所減少的排放量很可觀,可能相當于許多其他減排工作的總和。
保爾森基金會杰出特聘研究員、前美國能源部副部長丹尼爾·伯納曼(Daniel B.Poneman)指出,中國到2050年時在建筑領域的能源消費將會翻倍,實際上如果我們采取一些綠色的措施,這個數字可以保持不變。
“在建筑標準方面,美國有兩個標準是用在民用建筑和商用建筑當中的,都是涉及到總體能耗的標準。以這兩個標準來衡量,中國無論是在民用還是在商用的建筑當中,能耗都比美國高25%。中國并不一定立刻就要改變,但是可以逐漸地改變,可以吸取美國的經驗,然后用在中國的市場當中! 丹尼爾·珀納曼說。
建筑標準重在落地
盡管綠色建筑在中國已經興起了一段時間,但仍然步履蹣跚。在霧霾圍城的城市里,節能低碳的建筑為何依然叫好不叫座?在中國,阻滯綠色建筑快速發展步伐的是什么?我們該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
“我國要發展綠色建筑,必須要由綠色建造來支撐,實際上是對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要求。首先要有一個綠色的策劃,沒有綠色策劃的話,往具體做的時候可能就有很大的難度。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執行總經理周文連指出,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標準還是比較籠統,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值,比如說機場的能耗和辦公樓的能耗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我國的標準體系卻不夠細化。
此外,周文連指出,中國綠色節能實際上缺少一個環節!白〗ú客ㄟ^兩年質量治理提出了五方責任,即建設方、勘察方、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但是實際上最后這個環節沒有了,而實際上這個環節非常重要,F在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并不少,為什么沒有落地?就是最后這個環節我們沒有,如果把我們最后的驗收和評估的標準,把評估的環節做到了,落地可能就有辦法了!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也表示,當前優化建筑能效的當務之急就是提升標準,并且執行這些標準!艾F在我們沒有一個標準,在二三線城市,開發商也沒有這個標準,運營商也沒有,老百姓也不知道,國家的標準已經過期了,新的標準還沒有出臺,更重要的是老的標準還沒有執行!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總驗收,包括房子的建筑、材料,包括今后的運營,到底是否能符合這個標準。如果不符合標準,要給運營商一點懲罰。在房子建造之前政府要公布標準,讓老百姓、政府,承包商、分包商、開發商、使用者都知道這個標準,一旦房子建好就實行檢驗制度,達不到產品的合格的出廠標準就要退回!
但對此,周文連指出,現在驗收和評價的標準依靠政府是很難完成的!八哉畱摯罅μ岢蒙鐣卜⻊盏馁Y源來去做這件事,把這塊建立起來以后,我想我們標準落地的執行力就會更強了!
形成共識是當務之急
“對于中國來說,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共識,也就是要做培訓,我們要把培訓做好。”魏建國指出,培訓分為3個部分,首先是培訓主管這一塊的政府官員,包括市長、省長以及環保局、國土局,能源局、發改委、規劃局等機構的官員都要培訓;其次是要對開發商、承包商、分包商,以及參與工程建筑的有關方面的一些企業家進行培訓。第三個層次就是專家和設計者,城市建筑的設計者,專家還包括我們的檢驗局,最后的檢驗部分。
“為什么我們和保爾森基金會一起合作,因為中國政府已經有概念,不以GDP衡量一個官員升遷的標準了,但是企業家還沒有綠色的觀念,檢驗部門還沒有進行這項工作,當務之急是中國要發展綠色建筑,首先要把這幾部分的培訓做好,然后再制定標準,然后才是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檢驗等等!
對此,戴青麗表示,培訓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政府最近兩年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審查市場和企業時也會看其是否關注了環境,是否關注了可持續發展,這也作為一些官員升遷的非常重要的標準。
“只有這樣,官員才會真正關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可能會采取一些經濟的激勵措施,所以保爾森基金會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發起了可持續城鎮化中國市長培訓項目,帶領市長們前往一些美國城市,學習和觀察成功的城市可持續發展項目,看美國市場到底是怎么做的,因為雖然政策可以在中央層面做,但是各個市長才是跑在一線,具體實施推進的人!薄就辍


韓愛興:各位朋友上午好。大家盼望以久的獲得第一期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項目,今天要在這里揭曉。應該說對我們作為世界上建設量、建筑量最大的中國建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歷史課題,標志著中國綠色建筑的正式建立和實施,也表明了中國建筑發展的歷史發展

在今年6月19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今年5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相比上月和去年同期,京津冀的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山東省政府公布山東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15年全省萬元GDP能耗下降到0.85噸標準煤,比2010年的1.02噸標準煤降低17%;全省累計建成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89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