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在今年6月19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今年5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相比上月和去年同期,京津冀的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但是在有關PM2.5的成分中顯示,各地建筑施工和產生的相關廢料,依舊是空氣污染物排放主要來源之一。為此,住建部先后頒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政策,以結構化補貼、多項扶持政策并舉的形式支持綠色建筑產業。
對此,國內首家鋼結構(詞條“鋼結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上市企業,浙江杭蕭鋼構(60047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單銀木表示,建筑業節能減排已刻不容緩。以鋼結構為代表的綠色建筑能有效地處理好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保護環境之間關系,打好一場治理PM2.5的“阻擊戰”。
當“霧”之急 向粗放發展方式宣戰
在今年“兩會”上有相關領導表示,各地要向霧霾等污染宣戰,不是說向老天爺宣戰,而是用鐵腕治污加鐵規治污,來向“我們自身粗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宣戰。緊隨其后,5月27日,國務院又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明確將包括城市揚塵污染控制、建筑節能在內的10項指標列入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
數據顯示,我國傳統建筑產生的垃圾每年高達數億噸,每天生成的生活污水達580萬立方米,建筑能耗(詞條“建筑能耗”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占全社會終端能耗的比率高達27.5%。此外,傳統的混凝土建筑施工粉塵和廢料污染現象嚴重,缺乏有效的回收利用,是典型的“兩高一耗”粗放發展模式,也是曾經導致各地“霧霾圍城”的元兇之一。
對此,以杭州為代表的國內一大批新興城市已經率先行動,打響了阻擊PM2.5的戰役。記者獲悉,杭蕭鋼構等鋼結構企業聯合杭州市科技協會已經舉辦了“首屆鋼結構綠色建筑院士高峰論壇”,提出了未來“美麗杭州”建設。其中,針對傳統建筑“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粗放生產模式,帶來對大氣的嚴重污染,專家們一致認為要大規模推廣和使用“材料可循環使用、對大氣污染影響更小”的,以鋼結構為代表的綠色建筑。
杭蕭鋼構總工程師方鴻強進一步具體指出,以杭蕭鋼構為例,一方面充分發揮鋼結構材料環保優越性和循環再生性,同時通過集約化管理模式,從設計開始就考慮建筑和生態的辯證關系,到施工現場的“精細化施工”,有效緩解了建筑過程中由于粉塵等問題對大氣的污染。
最后,在這場對PM2.5“阻擊戰”中,方鴻強對鋼結構建筑優勢總結,簡而言之就是:“工地的事情工廠做,室外的事情室內做,高空的事情地面做,危險復雜的事情機器做,施工模擬和現場放樣的事情計算機做,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事情少做。”
綠色建筑亟待配發“綠色名片”
2015年1月1日即將實施的新版《綠色建筑評判標準》,將進一步提升國內綠色建筑評價門檻,完善綠色建筑的整體認證質量體系。但是也有專家指出,雖然《新標準》對綠色建筑的認證做了更嚴格的規定,但是放眼行業內,關于綠色建筑概念還是缺乏統一的標準和界定認識,缺少一張能代表中國綠色建筑的“名片”。
中國建筑(601668,股吧)標準設計研究院綠色建筑研發中心總建筑師賀靜表示,國外一些國家,例如德國通過總結和梳理先進企業的標準標識,來為整個建筑行業做清晰界定,值得未來中國綠色建筑行業借鑒。基于此,今年4月在武漢召開的全國建筑鋼結構(詞條“建筑鋼結構”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行業大會上,與會專家提出,新型鋼結構建筑企業要盡快完善產業化標準化,實現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以期打造能代表中國綠色建筑的“綠色名片”。
據悉,作為鋼結構綠色建筑集成專家與領導者,杭蕭鋼構從10年間參與建造了國內外一大批重大鋼結構建筑項目,從國內第一棟鋼結構高層建筑—瑞豐國際商務大廈開始、到武漢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廣州亞運城、重慶大劇院、深圳火車北站、德國法蘭克福空鐵中心、新加坡OUB辦公樓等,并完成制定了多項鋼結構建筑施工體系和相關材料標準。獲得了“魯班獎”、“詹天佑獎”、“中國鋼結構金獎”等眾多獎項。這也讓杭蕭能在今天眾多強者中脫穎而出,中標(詞條“中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擁有“世界建筑奇跡”的上海世茂深坑酒店的建設。
同時,杭蕭鋼構也是獲得“鋼結構住宅”發明專利的企業、是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鋼結構住宅完整配套體系的首個鋼結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也是國內首家建立“集房屋設計、部品制造、工程管理以及房產開發于一體”的鋼結構住宅完整產業鏈企業,能提供完整的綠色建筑解決方案。可以預見,未來代表中國綠色建筑的“名片”中必有一張專屬于杭蕭鋼構。
最后,隨著治理大氣污染“國十條”出臺以及淘汰落后產能、加強節能減排、構建生態文明一系列政策推動,在以杭蕭鋼構為代表的企業推動下,用鋼結構建筑為代表的綠色建筑“治霾”有望逐步在全國推廣,把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建筑領域,將成為今后建筑業的主導趨勢,未來幾年將成為鋼結構建筑等綠色建筑發展黃金期。【完】
“十二五”期間,寧夏計劃完成既有建筑節能與供熱計量改造500萬平方米。記者昨日從自治區住建廳獲悉,我區將通過多種措施強力推進建筑節能與熱計量改造。近期,自治區已下撥補助資金6700萬元,確保改造任務順利進行。
節能減排成為風向標,建筑節能成為大趨勢:當前節能減排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這即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需要,也是擔當起負責任大國的應盡義務。
9月23日至24日,山東省首屆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高層論壇在德州舉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作了專題學術報告。他強調,我國“十一五”期間及今后建筑節能任務繁重,必須實施“雙跨越”建筑節能模式。山東省副省長郭兆信、世界太陽城協會主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