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據悉,2014年是房地產行業跌宕起伏的一年,市場先抑后揚,企業競爭激烈,千億公司拼到年末,特別是萬綠之爭、融綠之爭都帶給行業不同的聲音。
2014十大事件盤點如下:
1、限購取消
6月27日,呼和浩特市發布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關于切實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成為全國首個正式發文放開限購的城市。
隨后其他城市陸續跟進,完全放開或部分放開限購政策。目前,46個限購城市中僅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三亞5個城市未放開限購。限購的取消意味著本屆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方式與上屆形成了鮮明反差,行政手段被市場化方式所取代。
2、宣布降息
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并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并。
降息短期內能極大提升市場信心,但也代表著經濟開始走下行通道,降息并不會改變房地產市場基本面,也不會真正降低房地產成本。
3、930限貸放松
9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對擁有1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的政策,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
這一政策的出臺意味著限貸放松,而10月份開始市場信心全面恢復,市場成交出現了快速回升,930成為了2014年市場分水嶺。
4、萬科綠地老大之爭
2014年初,綠地提出了2400億銷售目標希望超越萬科(專題閱讀)做“新一哥”,兩公司在11月底齊頭并進,雙方12月將繼續“血拼”爭奪老大位置,孰勝孰負難以預測,萬科綠地銷售老大之爭貫穿2014年一整年。
5、萬達上市
萬達商業地產于12月8日開始其IPO路演,于12月15日確定發行價,12月23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萬達本次共發行6億新股,集資250.8-297.6億港元,算上15%超額配股權可增至288.42-342.24億港元。
萬達商業地產上市后將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上市房企,超過1500億元。萬達上市一波三折,年初被A股駁回后轉戰港股,終于在年末正式上市。
6、恒大多元化
2014年年中會議上,恒大首次提出多元化的發展戰略,并制定了力爭今年、確保明年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的目標。隨后,恒大先是宣布進軍現代農業、乳業、畜牧業,發布了糧油產品,后又收購了韓國整形機構和新西蘭奶粉品牌,進軍光伏產業,還攜手楊受成布局文化傳媒行業,加上之前的水和足球,恒大是房企做多元化最為徹底的企業。
7、綠城交易案
5月22日,融創宣布已與綠城簽訂協議,以約62.98億港幣的代價收購綠城24.313%的股份。收購之后,融創與九龍倉并列綠城第一大股東。隨后,孫宏斌對綠城管理層進行了改組,并加強了銷售。
然而,10月宋衛平反悔,欲收回綠城,收購事宜生變,并由此引發了綠城圍繞老宋是否回歸的“大戲”。
8、互聯網思維
從年初萬科到騰訊、阿里、小米考察后對互聯網思維的思考,到眾多企業跟進房地產互聯網思維大討論,再到雷軍投資了青年公寓,“互聯網思維”是2014年的房地產行業內被提到最多的詞。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房地產行業的“互聯網思維”主要還是被應用在營銷的層面。
9、地王頻出
2014年的土地市場盡管不是最“熱”,但在搶奪優質地塊時房企還是毫不手軟,地王頻出。其中,大家比較關心的有價值248.5億元的上海董家渡地塊全國地王,上海大寧101億元區域地王,扣除配建及回購后單價10萬元/平方米的華嘉胡同地塊等,2014莫名繼續成為“地王年”。
10、中介洗牌
2014是中介服務行業的變革年,傳統中介模式2014年受到巨大挑戰!就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