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自1983 年以來,建筑幕墻在我國的發展已有30 余年的歷程。目前,中國已有兩億平方米的玻璃幕墻,占全世界的85%,成為全球最大的幕墻生產及使用國。
1 安全性鑒定的必要性
相對幕墻的發展,有關幕墻行業標準的出現及實施滯后時間較長。最早的行業規范如《石材與金屬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實施于2001 年、《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實施于1996年等。因早期的建筑幕墻工程從設計、制作、施工、檢測到驗收,均缺少相應的標準及規范依據;并在管理方面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致使早期幕墻行業比較混亂、工程質量難以得到切實保障。建筑幕墻設計年限一般為25 年,隱框玻璃幕墻中結構膠質量保證期僅為10年,而早期的建筑幕墻及結構膠,多數均已超過使用年限或質量保證期。故開展既有建筑幕墻安全性鑒定工作是有必要的。
近年來,不斷出現的隱框玻璃幕墻“自爆”及脫落等安全事故,引起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在2005 年的全國兩會及北京、上海兩會中,均有人大政協代表提案對建筑幕墻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建設部于2006 年發布《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建質[2006]291號);上海市于2012 年2 月1 日起實施《上海市建筑玻璃(詞條“建筑玻璃”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幕墻管理辦法》;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從2011 年開始著手對全市高樓大廈進行普查、建檔登記,并于2013 年6 月24 日發布了《全市將開展建筑玻璃幕墻安全鑒定》的通知;福建省廳亦傳達、制定并出臺了一些相關文件,如:2013 年12 月18 日傳達了“關于印發《福建省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細則中規定:幕墻工程使用十年后應對該工程不同部位的結構硅酮密封膠進行粘接性能的抽樣檢查;此后每三年應檢查一次。為既有建筑幕墻安全性鑒定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目前,國內已有或即將實施多個標準、規程,如:JGJ/T139-2001條款2.5.1中規定了硅酮結構膠的檢驗指標;JGJ102-2003 條款12.2.2中第4 條規定了幕墻工程中結構硅酮密封膠的抽樣檢查年限。GB16776-2005條款5.2 對結構膠的物理力學性能指標值作出了規定。廣東省2011 年發布了DBJ/T 15-88-2011《建筑幕墻可靠性鑒定技術規程》。與幕墻可靠性鑒定相關的行業標準以及由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主編的福建省地標(詞條“地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既有建筑幕墻可靠性鑒定及加固規程》即將實施。為既有建筑幕墻安全性鑒定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
2 安全性鑒定的相關事項
鑒定內容由構件、構造兩個方面組成。構件可分為面板、接縫密封膠、硅酮結構膠、立柱、橫梁;構造可分為面板構造、立柱與橫梁連接、立柱與埋件的連接、預埋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防火構造、防雷構造等。鑒定程序可以分為受理委托;核對情況,實施現場調查;由資料和現場調查結果,制定詳細的檢測與鑒定方案;簽訂合同;進行現場檢測;對結構和主要受力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綜合分析,定級;最后出具報告等七大方面。
上一頁12下一頁

摘要:據統計,2010年底上海市既有幕墻建筑共有4000多幢,總建筑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使用超過10年以上的建筑超過1500幢。既有建筑幕墻在安全使用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性能退化”兩個缺陷,同時存在熱工性能不佳的情況。針對既有建

2011年12月14日 上午9點,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節能改造籌備工作匯報會在北京國際大廈勝利召開。出席會議的領導及專家有:李秉仁、趙路興、莫英光、靳孝琪、劉偉、趙西安、劉忠偉、閆瑞起、田延中等。特邀代表:葛鳳忠、周元法、蔣青林、陳羲等。

【中國幕墻網 09月03日消息 記者黃玲】 2009年8月22日由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節能改造委員會主辦,由北京盛世合興廣告有限公司、《建筑門窗幕墻與設備》雜志社、建筑門窗幕墻與設備資訊網協辦 “2009年北京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節能改造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