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在現行國家行業標準《玻璃幕墻工程計術規范》JGJ102-2003中關于玻璃幕墻的安全規定共有十三條,其中七條涉及玻璃幕墻防火。可見玻璃幕墻防火設計對玻璃幕墻安全至關重要。本文結和工程實踐針對規范中的4.4.10條,4.4.11條對玻璃幕墻的層間防火設計進行討論。
玻璃幕墻的防火設計主要是防止大火燃燒時產生的有害氣體,通過玻璃幕墻與主體結構間的縫隙由低層向高層傳播。對于不同結構的玻璃幕墻防火設計各不相同,下面我們分框架式玻璃幕墻、單元式玻璃幕墻和點式玻璃幕墻逐一進行闡述。
一、框架式玻璃幕墻的層間防火設計
當建筑主體結構有窗檻墻(詞條“窗檻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時,玻璃幕墻的水平防煙帶應設在窗檻墻上端與幕墻結構之間。
當建筑主體結構沒有窗檻墻時,玻璃幕墻的水平防煙帶應設在結構梁上端與幕墻結構之間。并在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小時、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
以上兩種形式都是將水平防煙帶設置在與幕墻相鄰的主體結構上端。當一層建筑著火時必然導致同層的幕墻玻璃全部破壞。考慮卷焰效應相鄰上一玻璃也將損壞,將水平防煙帶設置在結構上端才能保證有害氣體不會在短時間內竄入上一層建筑。
如果將水平防煙帶設置在主體結構的下端如圖三所示,在建筑遇火時由于A、B兩塊玻璃會在短時間內破壞。有害氣體將通過幕墻與主體結構間的縫隙C竄入上一層建筑。這樣的設計雖然表面上滿足了幕墻防火規定卻達不到建筑防火要求。
對于沒有窗檻墻的建筑主體結構,在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小時、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是出于卷焰效應的考慮。由于普通建筑層間結構約為0.6m小于一般民用建筑遇火的卷焰半徑(1.2m)。增加0.8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后這一距離約為1.4m,大于卷焰半徑。如果不設置0.8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在建筑遇火時A、B兩塊玻璃會在短時間內破壞。有害氣體將從B玻璃的破損處竄入上一層建筑。
二、單元式玻璃幕墻的層間防火設計
由于單元式玻璃幕墻的安裝要求,采用單元式玻璃幕墻的建筑主體結構一般沒有窗檻墻。層間防火宜采用拼裝方式。
三、點式玻璃幕墻與層間防火
點式幕墻的玻璃多采用鋼化白玻,玻璃透光率較高;而其支撐桿件較為復雜。不易設置水平防煙帶,即便設置了水平防煙帶也會對幕墻的外視效果產生極大的破壞。因此不建議使用跨越防火分區的點式玻璃幕墻。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高層建筑逐年增加,大多數高層公共建筑為了美化建筑立面,采用玻璃幕墻。玻璃幕墻在外墻裝飾上具有明顯的優越感并且可以減輕建筑物的結構荷載,同時玻璃幕墻結合了建筑學、美學結構設計,把玻璃的多種功能也完美體現出來。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玻璃幕墻得到了廣泛使用。建筑外墻做成玻璃幕墻,利用玻璃的反射功能,充分解釋利用光與影轉換的機理,使得整個建筑物和周圍環境達到情景交融,建筑立面更具有一種溢光流彩的美感。玻璃幕墻外表華貴而又不失莊重,選材優質考究也是一個建設

更多的技術討論資料正在整理中,敬請關注中國幕墻網報道。
點擊查看中國幕墻網最新專題《探尋建筑幕墻防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