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幾年,玻璃行業生產成本日益增加,市場需求逐漸下滑,玻璃企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由于玻璃市場供需失衡,今年以來,玻璃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下降。
成本壓力日益增大
記者了解到,玻璃行業正在受到國內經濟形勢變化所產生的一系列壓力。“同許多基礎性原材料的建材企業一樣,雖然巨石玻纖產品單位能耗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但總體仍然是能源的消耗大戶。近幾年,電、天然氣價格已多次調整,并且未來也處于上漲預期之中。對于巨石這樣的大型企業,每一次調價都會吞噬企業巨大利潤。”巨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毓強表示,公司生產所需各種礦石原料近幾年也在不斷上漲。
雖然生產原料價格有所上漲,但是玻璃產品的價格卻出現了下降。中國玻璃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志武表示,8月份綜合監控平均價為55.94元/重量箱(不含稅),與去年同期相比,每重量箱下降9.97元,環比每重量箱上升0.45元。他表示,今年以來,玻璃價格出現大幅度下降,是在上半年玻璃庫存較高、產能過剩和需求低迷的多重壓力下的結果。
玻璃產量居高不下
“中國的玻璃產量確實多了。玻璃庫存數據顯示,盡管開工率在下降,但庫存還在增加,現在還有相當于目前產能15%的生產線準備開工。”招商期貨研究所所長戴春平表示。
相對于過高的產量,市場對于玻璃的需求量卻在逐漸下降。數據顯示,2014年1~7月份,我國房地產施工面積同比增長11.3%,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2.3%,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長4.5%。“房地產市場形勢不好,存貨增加、新開工的意愿非常低說明今年形勢已經比較嚴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管所副研究員董昕分析認為,從需求端看,盡管我國城鎮人口增速大于總人口增速,城鎮化率不斷提高,但是城鎮人口增速已經是處在下行通道,支撐房價長期快速增長、房地產銷售面積長期大幅增加的長期動力是不存在的。
為了達到玻璃行業的供需平衡,近幾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聯合發文,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相關行業協會也大力呼吁控制產能,并制定了新的行業準入標準,收到了積極效果。“雖然政府在監管和引導,許多行業還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產能嚴重過剩現象,我國玻纖行業也不例外。玻纖行業總量控制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希望不僅僅是大企業帶頭犧牲自身的總量,政府、行業協會應嚴格控制新建項目的審批。”張毓強說道。
此外,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無序發展的落后產能、假冒偽劣玻璃產品還要進一步加大國家、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的聯合打擊和查處力度,保障玻璃產業的有序發展。
轉型升級缺乏國際化人才
為了消化過剩產能,一些玻璃企業開始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轉型升級。據張毓強介紹,在巨石企業淘汰過剩產能,真正實現國際化的過程中,發現制約公司發展,制約企業“走出去”的就是高端國際化人才的缺失。巨石企業文化“品行、創新、責任、學習、激情”的十字方針中,可以說全部是對人的要求。“什么是國際化人才?我們的要求是既符合巨石十字文化的要求,又具有國際一流知識結構,專業技能、視野和能力,能為巨石‘走出去’和‘國際化’服務的人就是國際化人才。”張毓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