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国产-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6高清版-在线a电影|www.gdjiasi.com

您的位置: 中國幕墻網 > 幕墻專區 > 新聞正文

2014年度我國智慧城市:政策、標準全部到位

來源:中國幕墻網收集整理  作者:*  日期:2015-1-4
頁面功能 [字體: ] [ 打印 ] [ 投稿 ] [ 評論 ] [ 轉發 ] [ 啄木鳥 ]
  智慧城市需要與其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標準、制度支撐,令其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而在今年,智慧城市可謂政策利好不斷。

  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慧城市政策部署全部到位

  智慧城市需要與其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標準、制度支撐,令其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而在今年,智慧城市可謂政策利好不斷。

  2014年1月15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2個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圍繞當前群眾廣泛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醫療、教育、社保、就業、養老服務等民生問題,選擇信息化手段成效高、社會效益好、示范意義大、帶動效應強的內容作為工作重點,著力解決薄弱環節、關鍵問題,增強信息服務的有效供給能力,提升信息便民惠民利民水平。信息惠民是從民生服務的視角來踐行推動智慧城市非常重要的工作。

  2014年3月16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一節中提出統籌城市發展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實現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強化信息網絡、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強化信息資源社會化開發利用,推廣智慧化信息應用和新型信息服務,促進城市規劃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現代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增強城市要害信息系統和關鍵信息資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并在“開展試點示范”一章中指出,“繼續推進創新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鎮試點。深化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等現有合作平臺,拓展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交流,開展多形式、多領域的務實合作。”

  2014年8月27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實現公共服務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細化,生活環境宜居化,基礎設施智能化,網絡安全長效化。

  以上三項政策,再加上2013年8月14日《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可以說,中國關于智慧城市的政策部署全面到位,為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

  六大智慧城市標準體系立項

  標準體系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設的標準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規劃的通用性,降低建設成本,有利于促進產業鏈的分工合作,加強各政府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共享協同,推廣最佳的技術和應用實踐。據悉,到2016年,國內將逐步建立健全中國智慧城市國家標準體系。其中,共性、關鍵性標準涵蓋的主要標準領域主要包括:數據與服務融合平臺、主數據、數據挖掘分析、跨系統信息交互、信息資源管理與信息系統運維等促進系統、數據與服務融合等。

  國內目前負責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制定的標準組織包括全國通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高林透露,目前已立項的智慧城市國家標準包括《智慧城市SOA標準應用指南》、《智慧城市技術參考模型》、《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等6項。

  《智慧城市SOA標準應用指南》,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負責,規定了智慧城市的SOA應用參考模型及智慧城市建設中SOA標準的綜合應用建議,本標準適用于智慧城市整體及具體領域信息化項目的規劃、設計、開發、實施、評估、運行和維護。

  《智慧城市技術參考模型》: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負責,擬規定智慧城市的技術參考模型、基本技術原則6和要求,適用于智慧城市整體規劃及具體領域信息化項目的設計、開發、運行和維護,是指導和綜合應用智慧城市的具體技術、服務實現標準的依據,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關質量測評標(詞條“評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準、工程標準及應用標準的依據。

  《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第1部分:信息基礎設施》:全國通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負責,擬規定智慧城市信息基礎設施評價對象、范圍和指標,并提出相應的評價指標。其中評價指標中包括技術原則和要求以及設計與使用原則。本標準適用于智慧城市整體規劃及信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與評價,是指導智慧城市具體技術、服務實現的標準依據,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關質量測評標準、工程標準及應用標準的依據。

  《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第2部分:信息化應用和服務》: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負責,規定了智慧城市信息化應用與服務評價模型、評價指標。適用于智慧城市整體規劃及信息化應用與服務項目建設與評價。本標準是評估后續智慧城市具體應用與服務標準的依據。

  《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第3部分:建設管理》: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負責,標準中建設管理內容主要指城市建設中的水、電、煤氣等基礎設施管網的建設標準,結合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運營理念,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基礎設施的協同化、智慧化,提供城市生活的舒適度。

門窗幕墻第一手資訊! 上中國幕墻網 news.www.gdjiasi.com 手機訪問地址 3g.www.gdjiasi.com

上一頁12下一頁

  • 金剛協辦創新建筑學術研討會

      由廣東省注冊建筑師協會、廣東省建設執業資格注冊中心主辦的“智慧城市與創新建筑”學術研討會于4月9號-12號在廣州東山賓館舉行,吸引了廣東省內各大設計院、研究所近300名注冊建筑師報名參加會議。

  • 住建部:推智慧城市評估體系

      住建部宣布與微軟公司合作推進中國首個城市競爭力評估指標以及更科學的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的發布。

原文地址:http://www.52mqw.com/info/2015-1-4/38509-1.htm
轉載時需注明出處:中國幕墻網 www.www.gdjiasi.com
我要評論 (已有*人參與評論)
上一篇:幕墻在我國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
    
【回到頂部】
  第10屆Survey2014-2015中國幕墻網年度大型讀者調查暨“我最喜愛品牌”評選活動于11月正式啟動,本屆調查活動將以"堅...
[正文]  [評論]

中國幕墻網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和作者所共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

月精彩評論集錦
知識百科
月熱點新聞推薦
月企業關注度排名[幕墻]
月產品人氣值排名[幕墻]
客服電話:400-60-54100  傳真:0832-2201099 銷售值班電話: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