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中國有機硅單體價格變化分析
隨著后期產能的逐步釋放,國內有機硅(詞條“有機硅”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單體尤其是甲基單體的產能將嚴重過剩,有機硅行業的價格競爭或將會成為一種常態。除了產能過剩,我國有機硅行業在日益廣泛的國際競爭中,還呈現出規;潭鹊、技術水平落后、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附加值低等方面的劣勢,這也將成為我國有機硅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亟待突破的難題。
其一,是我國有機硅單體規模化程度較低。由于有機硅下游深加工(詞條“深加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產品種類繁多,差異性較強,有機硅企業一般采取以“規模化生產單體(中間體)、分散化開發下游產品”為主的生產模式。有機硅單體的生產規模效應較為明顯,規模在30萬噸以上,其生產成本是10萬噸規模的60%,規模在20萬噸以上,成本是10萬噸規模的80%。
我國有機硅單體(中間體)市場規;潭容^低、技術水平同國外仍存差距。國際四大有機硅單體生產商,即美國道康寧、邁圖、德國瓦克和日本信越生產規模大。其中,僅道康寧一家企業的單體產能即為116萬噸/年。而我國只有新安和藍星等少數企業可以規;a單體。
我國有機硅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明顯的差距。
從技術水平看,國外企業生產的單體質量更加優質且穩定,從而使得其單體制造成本更低。由于國外進口單體價格低于國內單體銷售價格,為了維護國內單體生產廠商的利益,近幾年我國發起了多起對原產于國外的有機硅單體(中間體)的反傾銷。
國內有機硅產業一體化程度較低,下游產品開發不足。
由于下游深加工能力越強,有機硅單體的附加值就越高,目前全球主要有機硅生產廠商均采用“上下游一體化”的生產模式,即在從事有機硅單體規;a的同時又生產硅油、硅橡膠等有機硅深加工產品。全球有機硅網了解到,目前,各國外大公司至少將70%以上的硅氧烷中間體自行加工為各種下游產品,其業務利潤的大部分均來自于其自產單體開發出的各類有機硅下游終端產品。然而,我國大部分有機硅企業一般只處于原料到單體(中間體)或單體(中間體)到有機硅產品這個鏈條的某一段,下游產品開發不足。
我國有機硅產品由于缺乏核心競爭力,附加值普遍較低,許多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只能依賴進口。
2011年有機硅單體的產能已經達到176萬噸,并有200萬噸左右的產能在建或者規劃中,我國有望從有機硅單體進口大國轉而成為出口大國,但從目前發展來看,我國有機硅單體主要為甲基單體,性能更為優越的苯甲基單體產能還相對較少,市場缺口較大,且產品結構單一、產品附加值低,而國內對于附加值較高的苯基氯硅烷、甲基乙烯基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丙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γ-氯丙基三氯硅烷和氟硅單體等特種單體的需求仍主要通過進口來滿足。
![](../../down_info.asp?id=38556)
![](../../image/info/kz_wz/t2.jpg)
為了完善浙江太戈爾有機硅科技有限公司管理系統體系的建立,提高ISO9001、ISO14001標準的要求,2011年7月13日我司對全體員工進行了ISO9001、ISO14001培訓。
![](../../image/info/kz_wz/t4.jpg)
公司簡介
莫斯卡膠粘材料廠位于我國玻璃膠生產地廣東省佛山市,是幾玻璃膠生產與工程施工于一體的專業膠粘企業,生產的玻璃膠、結構膠、耐候膠、電子膠、汽車膠等產品,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崇高環保健康的宗旨,多年來暢銷國內
![](../../image/info/kz_wz/t5.jpg)
中國北京,2011年11月9日:道康寧創新的有機硅解決方案,能幫助建筑物抵御地震、火災、甚至爆炸的威脅,從而有效加強超高層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同時推動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道康寧建筑行業硅酮密封膠技術專家王文開在近期召開的2011 中國國